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08-12 10:00:2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十年来,我省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示范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如今,盛放的民族团结之花,正在云岭大地结出硕果。

唱支山歌给党听本报记者 孙伟 摄

  在8月11日举行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专场发布会上,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拉玛·兴高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将示范区建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载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定位,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推动示范区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全面推进

  这十年,云南坚持把保护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拉玛·兴高介绍,我省精心实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精品工程,连续多年被列为全省10件惠民实事,创建102所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建设85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9个少数民族特色乡镇、7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巩固国家统编教材全覆盖使用,定期举办“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和“童语同音”项目,全省3岁至6岁在园学前儿童普通话普及率达99%,加大劳动力普通话培训力度,18周岁以上少数民族通晓普通话人口比例达98.63%。反映中华文化认同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云南映象》《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小河淌水》《幸福花山》等一批民族文艺作品广受好评。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丹业介绍,省委、省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围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边境防控、边民思想观念等6个方面现代化任务,按照每个行政村3000万元的标准,统筹投入省级各部门资金112.2亿元,将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初步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这十年,曾经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换了新颜,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全面小康,实现了第二次“一步跨千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1.12万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万元,分别是2012年的2.8倍和2.85倍,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拉玛·兴高介绍,我省围绕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沪滇、粤滇对口帮扶,协调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帮扶“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跨区域跨领域共建美好家园,实施三轮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打造了36个示范县、301个示范乡(镇)、4083个示范村(社区),实现示范区建设和脱贫攻坚“双融合、双促进”。全面加强“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1个,5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邮,4G网络和宽带实现全覆盖,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化

  这十年,全省民族人口分布格局持续向“大流动、大融居”深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就业创业、安居定居。目前,全省城镇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72%。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进一步巩固,多民族共居一个村寨、各族学生同校同班、一个家庭中有多种民族成分的情况更加普遍,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省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插花式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大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交流联谊活动,启动实施“石榴红”工程、各族青少年交流等计划和《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云南卷》编撰工作。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11个州(市)和84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和示范单位,3000多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1065所学校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

  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这十年,全省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25个边境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沿边群众房子新了、钱包鼓了、日子好了,边民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守土固边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边民富、边关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民族工作法规体系。目前,云南省现行有效的涉民族事务地方性法规7件,自治条例37件,单行条例286件,变通规定6件,涉及民族工作的立法数量居全国前列。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两轮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110个边境乡镇的878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晓燕说,省民宗将按计划继续做好推荐申报和指导工作,力争实现到2024年16个州(市)全部创建成为全国示范州(市)。(实习记者 谭雅萌 李璐航)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今年以来,云南省商务部门精准实施彩云购车补、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家电置换升级等政策,并通过举办消费促进月、“彩云购物节”,发放“彩云消费券”等系列促消

2023年10月26日 16:42

本届大会主题为“中医药创新·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医药领域创新热点、前沿趋势、政策法规和区域合作展开讨论,旨在搭建促进科研创新、产业发展和区域

2023年10月26日 15:58

10月24—25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联合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程序员节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

2023年10月26日 15:43

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哥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2023年10月26日 15:42

近年来,以环境保护税为代表的绿色税种相继以法律形式发布并实施,税收法定原则落到实处,有力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速实现由“被动减排”向“主动治污”的转

2023年10月26日 15:35

10月2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

2023年10月26日 13:39

目前,云南省已同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渠道,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7000多亿元,实现已建交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

2023年10月26日 13:33

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2023年10月26日 13:10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同比增长4.0%)1.7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回升0.7、1.0个百分点。

2023年10月26日 12:07

10月22日,巧家县开展全国第十四个“敬老月”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人送上节日祝福,不断厚植“尊老、敬老、

2023年10月26日 11:33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