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园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痛点难点如何破?

2025-05-29 19:25:56 来源:云南网 阅读量:

  5月26日-5月28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122个开发区齐发力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报告显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资源、区位、气候、开放等比较优势,以园区经济为牵引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园区总体数量从少到多、经济总量从小到大、产业聚集从弱到强,园区经济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近年来,全省园区总体数量逐步增加。2024年,全省共有89个开发区。从层级来看,国家级17个、省级72个;从类型来看,产业园区6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0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综合保税区2个、边(跨)境合作区8个、旅游度假区1个。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为契机,今年3月省政府批准新设立35个省级开发区,原有的89个开发区退出2个,目前全省共有开发区122个。

  与此同时,我省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发挥园区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开展开发区主导产业提升行动。2024年底,21个开发区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于60%,国家级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省开发区40.4%,绿色铝、硅光伏等6条重点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开发区32.06%。

  报告中的一组数据,直观展示了园区经济对于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量:2024年全省89个开发区以不到1%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省20%的GDP、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60%的税收、近8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为加快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园区规划不合理等痛点亟待解决

  但与此同时,园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譬如,园区规划不合理,与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体制机制不完善,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园区经济综合实力偏弱,发展质效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部分要素保障存在瓶颈制约,要素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省园区经济的发展。报告中也围绕五大方面,提出了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建议。

  强化规划引领,着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结合我省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合理优化开发区布局,防止“一哄而上”“摊大饼”式盲目扩张,以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坚持产城融合、集约发展、产业集聚原则,加快推进园区优化整合和集中连片建设。根据各园区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合力谋划产业布局,抓好重点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园区创建及进位升级工作,培育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产业园区。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开发区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动园区合作共建,鼓励跨园区、跨县、跨州市、跨省开展合作共建等。

  强化制度创新,以改革举措激发园区经济发展活力。把园区作为政策制度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从政府管理到政府、社会、市场和企业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化转变,加快形成扁平化决策、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灵活高效体制机制。如,深化“小管委会+大公司”管理模式。推动园区管委会聚焦主责主业,根据发展阶段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支持园区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团队、完善薪酬管理体系等。

  强化产业聚集,加快推动园区转型升级。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全省生产力布局,立足不同园区的功能定位,合理推进产业布局,引导各园区立足优势、找准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明确产业发展主攻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推动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重点围绕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稀贵金属等重点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与此同时,要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为云南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强化要素保障,全面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加快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按照配套现代化、服务智能化、环境绿色化的要求,提前预留用地并适度超前建设道路、供水、通信等生产性设施;加快盘活园区闲置资产。扎实开展园区用地专项治理,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深化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加快盘活闲置厂房,综合运用租赁、合作共建、资产转让等方式,推动标准厂房去库存,吸引不同类型投资主体参与利用闲置厂房;增强园区融资能力,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资金化,加快构建政府投资基金运作体系,形成可持续的经营能力和融资能力。

  强化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适应招商引资的形势变化,强化招商引资全省“一盘棋”理念,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园区发挥比较优势,按照“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的思路,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健全产业链招商机制。加快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清单,加强招商引资领域诚信建设,开展从招商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投产全流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云南网记者期俊军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来自全省148家社会组织的180多名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党的丰功伟绩,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凝聚起实干奋进、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2025-07-0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6月27日,由云南省企业联合会云南省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联合多家企业,以“追寻红色足迹・共筑时代担当”为主题的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在昆明市滇池路红色文化体验馆举办,各单位

2025-06-27

6月25日,云南省林下经济(林菌)产业研究院(武定)在武定县揭牌成立。

2025-06-26

  6月21日,2025“蜂糖李”杯西南区民族舞蹈邀请赛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高原体育训练中心(月望湖景区)举办。

2025-06-22

6月13日上午,由中共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商务厅联合举办的“云南行业协会商会及会员企业助力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专场招聘会”在西

2025-06-13

  引擎轰鸣,弹幕火花四溅,各式机甲穿梭战斗……近日,一款中国原创的科幻机甲主题游戏在夏日游戏节(Summer game fest 2025)中亮相,引得现场观众及直播间的全球网友们惊叹,中国科幻以游戏的形式再次

2025-06-10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13769115497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值班编辑微信号:ynjjrbw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103001192889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2025055078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云南经济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769115497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阿里云计算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微信(微信号:ynjjrbw)或邮箱(ynjjrbw@163.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