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好帮手”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9-08-06 17:33:1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编者按:

  在这场全省各级干部共同参与的大战役中,许多干部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进村入户,调研帮扶,记写日记。这里面,有见闻,有感受,有体会,有经验,更有着对脱贫攻坚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困难群众的浓浓深情,令人感动,让人感慨,使人感奋。

  为助力脱贫攻坚事业,助推全省脱贫工作,《云南经济日报·今日关注》栏目4月29日起开设“说说驻村第一书记在帮扶路上的真情故事”“我为乡村振兴助力”驻村工作日记专栏,刊发全省帮扶工作队员在扶贫工作中的所见所闻、经验做法、思考见解、帮扶成效等方面的文章,旨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推广典型、示范引导、集思广益,推动我省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面向全省诚征稿件。如果你是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联户扶贫工作人员等,讲述你的扶贫故事、分享你的扶贫感悟、传递脱贫攻坚正能量!

  在剑川县金华镇双河五家自然村,只要提起颜家福,村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实实在在的共产党员。煤矿让他成为村里第一代“富人”,他本可以享受安逸,却“自找麻烦”,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贫困户,借出了一笔又一笔无息钱,解决了一桩又一桩麻烦事。

  无偿捐献土地建活动场所

  双河村位于剑川县西北角,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白族、傈僳族、彝族多民族杂居的高寒贫困山区村,也是金华镇深度贫困村。双河四家、五家自然村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需要有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其中,党员活动室和文化广场是重要的公共场所,但由于双河五家自然村山多地少,建设用地成为棘手问题。当颜家福得知此事后,主动提出将自家门前的1.2亩土地无偿提供出来建设党员活动室和文化广场。

  广场建设中,建筑工人闲聊时说起,这块土地是颜家福跟村里虎四宝和虎老三两家人购买的,打算买来种植重楼。大家都说他是“傻子”:“我们五家的地可是寸土寸金啊,自己出钱买的地无偿拿给政府盖房子,真是傻得厉害。”颜家福只是笑笑说:“我本来就是村里人,村里也就47户,舍掉自己这点,大家都能享受到好政策,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事。”

  热心帮助群众解难事

  六年前雀贵家七十岁的老母亲半夜突发胆囊炎,当时村里有车的屈指可数,他主动将老人送到医院,得知雀贵家困难,自己掏包拿出医药费垫上。村里发生矛盾纠纷、红白喜事需要主持、要种什么农作物、孩子高考怎样填报志愿、村里卫生室要请个医生……村里大事小事都跟颜家福挂上了钩,村民遇上事情都爱找他商量,而他把每件事处理得妥妥当当。

  用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自2015年底金华镇在双河村率先实施易地搬迁后,年内给五家自然村分散在山里的6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插花安置房,需要农户自筹1.5万至2万元,有的农户一下子拿不出钱,颜家福前前后后借给他们10万元。他心里清楚,这些钱何时能还上都是未知数,但还是毫不犹豫拿出来了。

  村民李海佑是五家村的低保户,申请了1.02万元的危房改造费,但房屋建盖于上世纪50年代,1.02万元根本无法将房子重新修缮加固。他找到颜家福,颜家福到他们家看了看,第二天就找人帮他修房子,所有费用是颜家福掏腰包。在脱贫路上,颜家福越来越“贫”,换来的是群众越来越“富”了。

  为了让群众脱贫有保障,颜家福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率先尝试调整种植结构,在自家田里种起了芸豆,并将好种子分到各户,带动他们一起种植。得知双河的气候适合特色中药材种植,他又专门请农科人员实地考察,带上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山上种植中药材。目前,他已经带动了1200亩芸豆和120多亩的重楼种植,他经常告诉大家,只有靠自己致富才是真正的脱贫,人穷志不能穷,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

  一花独放非胜景,万紫千红春满园。他始终以矢志不渝的初心投身到家乡建设中。乐善好施能服于人,矜贫恤独能关爱于人,他的一言一行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高志成  杨亚丝)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本次活动拟开展主题融媒报道、摄影作品征集、理论评论阐释、幸福长卷绘制、线上线下互动、宣传联盟构建等“六个一”大型网络宣传。

2024年03月11日 16:56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地处祖国南疆,拥有国际性口岸4个、双边性口岸1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4个,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多的城市。

2024年03月11日 16:45

陈真永说,大理对古城保护核心区临街商铺立面风貌进行规范提升;对古城内保存较好,具有建筑文化、历史、工艺科研价值的传统院落进行活化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41

今天,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整理长图,带您一分钟速览2024全国两会“云南好声音”。

2024年03月11日 16:38

2023年,全国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

2024年03月11日 16:31

平遥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好千年古城作为重大任务,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23

杨宗科希望,相关部委加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

2024年03月11日 16:15

王学锋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并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

2024年03月11日 16:07

石磊建议,应以古法维护,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在尽量保留传统建筑原构件、原材料、原工艺的同时,将不得不补充的新构件与原构件区分开来,并加强传统技术和工艺人

2024年03月11日 16:00

3月8日,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在青岛签订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4年03月11日 15:52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