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攻坚克难 云南曲靖累计实现73.3万贫困人口脱贫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7-03 09:30:1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曲靖各方协力攻坚克难

  目前,累计实现73.3万贫困人口脱贫、1032个贫困村出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

  记者从7月2日举行的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曲靖专场了解到,截至目前,曲靖市累计实现73.3万贫困人口脱贫、1032个贫困村出列,罗平、富源、师宗、宣威4个贫困县市如期高质量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89%,“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曲靖市现有户籍人口666万人,是国家乌蒙山片区和石漠化片区交织的连片贫困地区。2014年底,全市有5个贫困县、50个贫困乡、120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9.91万人,居全省第二位,贫困发生率高达14.76%,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曲靖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汇聚要素资源,攻坚克难,通过6个方面的措施,走出了一条具有曲靖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曲靖市全面构建作战体系,实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形成了“五级书记”齐抓、三千单位承包、四千队员驻村、六万干部结对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扶贫专项资金6亿元,累计整合中央和省各类资金510.4亿元,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对发生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不到位等情形的,分别给予“黄、红”牌警告,累计发出“黄牌”警告244次,形成了市级抓督促、县级一盘棋、各方协同发力的抓督战、促落实、保成效工作机制。

  强化产业就业支撑,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始终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8514元增加到2019年的13697元,年均增长9.98%;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亿元资金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增收,带动农业生产向“扶贫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共同体转变。

  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三保障”“三落实”“三精准”大排查专项行动,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在我省率先实施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面享受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优惠政策,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2016年的55.6%提高到2020年的90.36%。

  集中攻坚力量,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始终把解决深度贫困问题作为全市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承包会泽、宣威深度贫困县市,坚持每月到两个深度贫困县市调研、督导,现场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在扶贫队伍上配齐配强,2019年,从帮扶领导、专家队伍、挂钩单位、驻村队员4个层面调整充实帮扶队伍,两县市驻村扶贫工作队达665支、队员2123人、帮扶干部3.07万人。

  挪穷窝断穷根,推动贫困群众实现安居乐业。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规划建设509个集中安置点,完成了曲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行动,推动了近20万群众的幸福“大迁徙”,强化就业产业支撑,实现每个安置点至少有1项主导产业,每户搬迁户至少加入1个经济合作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户均有1人以上就业。在全省率先推广集中安置点“扶贫工厂”模式,建成扶贫工厂76个,带动就业7600余人。

  加强实践探索,激发脱贫攻坚动力活力。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结合曲靖实际建立了“平台联建、资源联合、利益联结,基层支部争红旗、党员干部争标兵、农民群众争积分”的“三联三争”机制,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脱贫攻坚的每个环节。针对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问题,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评选“五面红旗”3649面,对获得红旗的村集体和村组干部给予激励,有效激发了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曲靖市表示,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抓住有限时间,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歼灭战”。(记者  马喆)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