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新华网 2023-02-10 16:21:5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奠定坚实基础——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四  

  历经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中国,站上新的更高历史起点。

  跨越10个春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稳”的基础持续巩固,“进”的动能不断集聚,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新征程上,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奠定的坚实基础,有亿万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必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时间记录不凡。

  2013年至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

  十年间,中国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升至18.5%,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

  十年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34位升至11位;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中国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大道,持续为世界经济提供强大动能。

  十年砥砺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卖了2000多只,销售额同比增长36%。”在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镇三合水村,党总支书记罗明生高兴地说起今年春节村里黑山羊的销售情况。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中央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强化政策倾斜。地方做好“土特产”文章,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我们正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向着共同富裕阔步前行。

  十年砥砺奋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加,百姓幸福感成色更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奠定了坚实基础,凝聚了强大信心。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增速好于预期。”2022年中国经济答卷发布后,法新社如是评价。

  面对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回首过去三年,我国有效应对五波疫情冲击。在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提升了6位;3年经济保持4.5%左右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正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生机活力的有力证明。

  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历史进程不会改变——

  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春节档电影票房取得影史春节档第二的成绩……一个个亮眼的数据,彰显中国消费的活力,释放出经济复苏回升的积极信号。

  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1.6亿多户市场主体,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潜力巨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空间,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加速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许多用国产尖端装备设计改造出来的炫酷场景亮眼。虚拟与现实同屏,文艺与重器“共鸣”,这是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一个生动写照。

  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能够制造世界上大多数工业产品,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250多个民用运输机场,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独立组网网络、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今日中国,经济底盘愈发坚实,产业升级根基更加牢固,抗风险能力更加强大。

  签约参展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已有500余家企业签约参展企业展,第六届进博会筹备正忙,持续显现强大“磁力”。

  开局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信心正不断转化为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强劲动力。

  2月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122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1208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着力扩大内需,在畅通经济循环中释放潜力。

  春节假期后,多地重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推进,为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以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商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出台具体方案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挖掘乡村消费空间和潜力……既着眼长远又把握当下,一系列政策举措瞄准堵点卡点,频频为内需市场吹来暖风。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与世界共同成长、共享机遇。

  满载木薯淀粉等产品的大型船舶靠港作业,货物装卸完后立即驶向越南,这是近来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繁忙作业的一个剪影。新疆大力发展口岸经济,陕西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山东推动上合示范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提级扩能……各地因地制宜,在内外联动格局重塑中赢得更大发展。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确保粮食安全“开门稳”;增产保供不松劲,保障能源安全;深入推行“链长制”,保链稳链强链……各地各部门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良性互动。

  生产“忙”起来,投资“暖”起来,物流“跑”起来……

  以坚定的信心凝聚奋进力量,以实干的行动积蓄澎湃动能,春意盎然的中国必将续写新时代十年伟大篇章,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的辉煌。(新华社记者谭谟晓、姚均芳、刘羽佳)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历经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中国,站上新的更高历史起点。

2023年02月10日 16:21

截至2月8日,今年快递业务量已超100亿件,比2019年达到100亿件提前了40天。

2023年02月10日 15:15

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

2023年02月10日 14:55

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宜良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三大理念”引领“大竞赛”,用好“三大抓手”争当“排头兵”,实现了县十八届人民政府工作的良

2023年02月10日 14:10

《方案》明确,2023年至2024年,通过优化创业环境、落实扶持政策、提升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投身创业活动,力争

2023年02月10日 14:05

立春后,云南各地迎来持续的晴好天气,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农资企业全力调运春耕农资,农人们忙着耕地、施肥、灌溉……大家干劲儿十足,合力播撒希望的

2023年02月10日 13:55

今年,省科技厅积极谋划,主动与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对接,构建国家战略中的“云南科技创新版图”,谋划布局一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和平台,为我省高质量

2023年02月10日 13:50

今年元旦到元宵节期间,位于斗南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交易量不断走高,迎来鲜花消费热,单头玫瑰等品类价格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02月10日 13:45

开年以来,云南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工业企业着力提质增效、旅游业强劲复苏、客货运需求回暖、如织人流点燃商圈商户“烟火气”……云岭大地处处呈现经济回

2023年02月10日 13:37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9日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

2023年02月10日 12:37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