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工业攀高向新 ——云南县域经济样本观察之三

2025-06-09 15:39:34 来源:云南日报 阅读量:

  云南美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

  近年来,蒙自市紧扣工业强县战略,坚持壮大存量、培育增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总量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工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可见其在蒙自产业格局中的分量。

  回溯历史,工业基因已深深刻进蒙自发展的每一寸“肌理”。自19世纪末开埠通商以来,蒙自市工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后,南湖橡胶厂、三九电池厂、红河州轴承厂等工厂相继建立后,蒙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曾经红火的工厂逐渐淘汰或转型,工业迎来技术更迭和结构调整。

  随着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红河综合保税区的相继设立,蒙自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以冶金、建材等重工业和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轻工业为支撑,多元市场主体并存的工业发展格局,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24年,蒙自市完成工业投资54.34亿元,位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

  如今,蒙自市工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形成了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新能源及生物资源产业群,红河综合保税区电子信息产业群,蒙自产业园区芷村有色金属、椅子山绿色新型建筑产业群,优势产业资源互补、协同发展,为蒙自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回望来时路,加大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无疑是蒙自工业攀高向新的关键。

  依托电力成本低、原材料产地近等优势,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持续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和固危废资源综合处置,形成了“资源—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近30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开展技术创新,已拥有48项技术专利,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不断创新的冶炼技术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实现了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有力推动了蒙自的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该公司党委书记黄家鹏介绍。今年,公司将全力推进矿山复工复产及整合重组,加快建设绿色、智慧矿山和绿色工厂,依托技术优势,推动铅、锌、银、铟等金属精深加工及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

  走进云南美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一期单晶硅生产车间,一排排单晶炉高速运转,智能生产线有序生产。“公司新建了先进的单晶产能设备,生产的单根硅棒重量可达600公斤以上,硅片优良率达96%。我们还通过独有的低能耗热场和低氧工艺,结合特有掺杂技术,把硅料损耗率降到了5%以下,降本增效成效显著。”该公司党支部书记、设备设施部副总监王子文介绍,目前公司产品以超低光衰减、高转换效率等优势受到市场青睐,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额160亿元。

  “我们将以农工贸分离为基础、以园区为载体、以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为底色、以开放为支撑,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数字化转型和区域协同,实现从传统工业向高端制造的跃升。”蒙自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五五”期间,蒙自市将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3个百亿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加工、消费品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10亿级产业,形成“3+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推进工业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中迭代升级、稳步向前。

  本报记者 段晓瑞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当天,数千名干部职工早早来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挖坑栽树、挥锹培土,持续推进“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增厚丽江“绿色家底”。

2025-07-02

  本报讯(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吴杏)6月30日,保山市举行《杨善洲》合唱作品音乐会,生动再现杨善洲老书记“绿了荒山、白了头发、造福百姓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天”的公仆本色。

2025-07-02

6月春城,万商云集。6月19日至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06-30

6月26日,玉溪市发放2025年“彩云消费券”,包含“彩云汽车消费券”和“彩云美食美宿美物消费券”,总价值近5000万元。

2025-06-30

  连日来,保山市昌宁县右甸河畔连片的荷花次第绽放,盈盈碧水间荷花摇曳生姿,香溢满塘。

2025-06-26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和千亿级支柱产业来培育壮大。针对生态稻米、高端水果、有机蔬菜等几大特色产业板块,推出了一批高价值、高科技、高品质的

2025-06-26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13769115497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值班编辑微信号:ynjjrbw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103001192889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2025055078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云南经济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769115497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阿里云计算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微信(微信号:ynjjrbw)或邮箱(ynjjrbw@163.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