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届南博会|云南临沧:科技赋能 品牌引路 山村坚果撬动百亿产业

2025-06-18 19:31:50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

  6月19日至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届时,云南省临沧市多家企业将携各类临沧坚果产品在现代农业馆、南博美食荟专区亮相,推动临沧坚果品牌走向世界。

  科技力量培育“致富果”

  6月,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阳光充沛,山间的坚果种植区一片青翠。种植园内,翠绿的果实已成串挂在枝头间,树下则分布着自动化设备,管护坚果健康生长。

镇康县的临沧坚果已经挂果(6月12日摄)。新华网发

  30多年前,临沧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坚果。经过多年驯化推广,如今临沧已成为全球种植坚果面积最大的地区。目前,临沧市坚果种植面积已达262.77万亩,并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2024年,临沧市坚果青皮果产量30.8万吨、干壳果产量12.0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01.6亿元。

  近年来,临沧市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团队+市级科技人员+县(区)级科技人员”的三级科技服务体系,组建临沧坚果产业联盟,建成“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并建立500亩种质资源库、600亩国家良种基地,制定良种苗木培育、嫁接苗、丰产栽培等10项地方标准。目前,临沧坚果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我们村种植了4.5万余亩坚果,并通过合作社与企业合作获得分红,增收效果显著。”南伞镇田坝村党总支书记王东权介绍,田坝村2024年坚果产收6000吨,产值达5400万元。

  此外,田坝村村民还依托坚果园开展蜂蜜采收,产出的“坚果蜜”每公斤可卖60元至100元。村民罗校才介绍:“现在我家的坚果品种已全部改良,这几年科技服务队一对一指导我们进行品种改良升级,产量和品质都得到大幅提升。”

  品牌效应带动产业提质

  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有关规定,对全国90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临沧坚果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镇康县坚果地(资料图)。新华网发

  近日,在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新鲜坚果正被加工为各式袋装零食。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坚果加工企业,通过“直销+订单”的方式,2024年销售额已突破1.2亿元。

  “目前公司种植坚果4600亩,同时向11个农业合作社的1.6万余亩坚果种植基地收购坚果。”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马永卫说,该公司产品目前以代工、贴牌为主,公司正在积极开拓自有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临沧市持续推进坚果品牌培育,打造出“云澳达”“仁仁有份”“临树上果”等系列本土品牌。下一步,临沧市将持续强化临沧坚果品牌价值,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借助南博会等平台推动临沧坚果“土特产”变身“金名片”。(完)

责任编辑:飞扬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当天,数千名干部职工早早来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挖坑栽树、挥锹培土,持续推进“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增厚丽江“绿色家底”。

2025-07-02

  本报讯(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吴杏)6月30日,保山市举行《杨善洲》合唱作品音乐会,生动再现杨善洲老书记“绿了荒山、白了头发、造福百姓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天”的公仆本色。

2025-07-02

6月春城,万商云集。6月19日至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06-30

6月26日,玉溪市发放2025年“彩云消费券”,包含“彩云汽车消费券”和“彩云美食美宿美物消费券”,总价值近5000万元。

2025-06-30

  连日来,保山市昌宁县右甸河畔连片的荷花次第绽放,盈盈碧水间荷花摇曳生姿,香溢满塘。

2025-06-26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和千亿级支柱产业来培育壮大。针对生态稻米、高端水果、有机蔬菜等几大特色产业板块,推出了一批高价值、高科技、高品质的

2025-06-26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13769115497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值班编辑微信号:ynjjrbw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103001192889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2025055078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云南经济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769115497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阿里云计算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微信(微信号:ynjjrbw)或邮箱(ynjjrbw@163.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