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之花盛开五华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8-01 15:10:1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6月15日,68名军休干部、老党员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受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掌声、鲜花中,他们身着军装精神抖擞、英姿飒爽。这是对军休干部、老党员们的最高礼赞,是五华区一以贯之“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活动的一个缩影。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指示精神,五华区以“军地同下一盘棋”的思想理念,把双拥工作作为新时代凝聚军心民心、加强国防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新时代双拥工作模式,形成军地互动、谋求共赢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五华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驻区部队的全面建设。先后连续8次荣获“云南省双拥模范城(县)”、1次“云南省双拥先进城(县)”称号,双拥之花在五华区开得更加鲜艳。

  打造新时代双拥新格局

  五华区有着源远流长的红色基因。重九起义从这里打响;护国运动从这里发起;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在这里建立;“一二·一”运动在全国掀起了“反内战、争民主”的高潮,揭开了抗战胜利后学生运动的序幕。在五华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了朱德、聂耳、李公朴、闻一多等无数仁人志士的足迹,拥有朱德旧居、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战胜利纪念堂、西南联大等丰富的红色资源。

  80年前,“军爱民,民拥军”双拥活动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开创了抗日根据地军政工作新局面,双拥活动成为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和克敌制胜的法宝。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弘扬双拥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走进五华区丰宁街道虹山南路,道路两边的围墙被双拥主题墙绘和一条条醒目的标语所装点。虹山南路虽然不长,但却是昆明警备区机关所在地,居住着许多老红军、老革命。街道办事处一方面利用驻区部队资源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帮扶困难群体,邀请部队文艺骨干进行艺术指导,丰富辖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携手干休所盘活革命“老战士”的红色资源,学习英雄先辈事迹,传承优良传统、根植爱国情怀、弘扬担当精神,为辖区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国防双拥文化主题街区的打造,只是五华区双拥工作阵地建设的一个典型例子。近年来,五华区始终把国防和双拥教育作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升民众爱国拥军观念的一项固本工程,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通过构建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服务保障“三体系”,统筹谋划双拥工作,先后建立双拥工作站、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军人之家”112个,全面实现“家”“站”合一、融合发展,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专业规范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和就业创业扶持、走访慰问、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保障“五位一体”的退役军人工作格局。先后打造国防路、五一路、教益路、虹山南路等双拥文化街和长城小区军旅小广场、军旅老物件展示长廊,深化双拥宣传效果,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覆盖110多万人次,覆盖率达95%以上。

  拥军优属办实事解难题

  7月21日,在五华区举行的2023年度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军士和退出消防员集中报到暨欢迎仪式上,50名退役军士和退出消防员身披绶带、手捧鲜花,感受返乡荣光。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报到人员办理了落户介绍、组织关系转接等相关手续,并对安置政策、安置形势、最新量化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解答说明和重要提示提醒。报到人员纷纷表示,将立足新起点,为五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双拥工作一头连着部队,一头连着地方。五华区坚持想部队之所想、急部队之所急,围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解除官兵后顾之忧、保障落实优抚优待政策、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四聚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部队官兵的急难愁盼问题。2019年以来,五华区共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647名,接收安置率达100%;为367名随军家属发放未就业期间生活补助,为20余名随军家属安排工作,为22名随调家属提供岗位;对军队干部子女和残疾军人子女给予特殊关心,协调安排215名军人子女特别是抗疫一线军人子女优先入学入园、转学。

  同时,积极配合部队调整改革,全力做好部队转隶移防、人员分流安置、军事设施保护、“三后”问题解决等工作,有力解决新组建部队和移防换防部队训练场地、用水用电、信息网络联通等基础设施问题,确保部队改革顺利推进。在落实优抚政策的同时,五华区及时逐月足额发放伤残人员等重点优抚对象定期抚恤和生活补助、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落实常态化联系制度,采取走访慰问、困难帮扶、权益维护等形式,主动与退役军人增进了解、消除误解、促进理解;依托专业律师团队为10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帮助3名退役军人挽回劳务损失30余万元。

  拥政爱民服务地方发展

  “为国家尽忠,为人民服务,这才是党员该有的责任和担当。这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我们老党员在党言党、无私奉献的最好认可。”6月15日,获颁纪念章的军队退休干部、老党员杨叶生感慨地说,“一定会将荣誉转化为动力,继续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努力地回报社会。”目前,五华区已累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489枚,越来越多的军休干部发挥自身所长、所学、所专、所能,积极投身到基层社会治理的队伍中。

  五华区先后涌现出“五华军休宣讲团”以及田家任、杨自凯、段喜群、李志勤、陈寿根等一批军休干部宣讲模范,在常态化的宣讲活动中,近2万人次受到红色教育熏陶,受众有党员、学生、现役军人,更多的是普通的社区居民。“五华军休义诊团”则整合汇集张富兴、黄新民、谢伯林等一批业务精湛的部队退休医疗专家、100余名医疗卫生工作者组成9个义诊组深入20个社区,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开展义诊活动。1100名军休党员先后为云南省多所贫困小学、乡村、见义勇为公益基金捐款181万余元,在抗击新冠疫情时,捐款82.7万元……

  五华区驻区部队始终践行拥政爱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聚力军民共建、脱贫攻坚、平安创建、国防教育、捐资助学五方面,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生态保护、民生工程、维稳治安、文明创建及乡村振兴等工作。驻区部队除了常态化开展乡村义捐、义诊和法律下乡等惠民行动外,还累计出动官兵5000多人次、车辆800余台次,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参与滇池流域环境治理等工程,支援建设“双拥林”“国防林”500余亩,为五华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持续贡献力量。先后投入精准扶贫经费500余万元对禄劝、寻甸等地持续进行帮扶;累计出动官兵1.7万人次、车辆1200余台次参与“平安五华”建设;通过“1+1”“大手牵小手”助学兴教,捐赠文体器材价值30万元,新建图书室1个,赠送书籍2000余册,资助学生86人……

  鱼水情深、双向奔赴。如今,五华区的双拥工作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双拥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双拥工作呈现蓬勃发展新局面,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氛围日益浓厚。 (中共五华区委、五华区人民政府供稿)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