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近年来,昭通市水富市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中,发挥山区稻田资源优势,依托良好生态优势,通过生态“稻”产业布局,推进“稻+鸭”“稻+鱼”等“稻+X”特色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带动农民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稻”路。
永安稻田
水富市境内向家坝镇永安村和两碗镇花坛村具有丰富的稻田资源,为了充分发挥稻田资源优势,该两村结合实际,探索“稻+鸭”“稻+鱼”综合生态发展模式,坚持以生态优美、绿色环保为宗旨,采用物理防控措施和统防统治稻田病虫害,杜绝化学农药施用,减少生物农药使用量30%,使有机水稻提高了品质,打造了绿色食品品牌,让生态环境发挥更高价值。
永安村致力于把传统水稻种植发展为优质绿色水稻种植。2019年,专门成立村集体经济水富永安社区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永安“金谷大米”基地,目前,产业面积从开始试种时的200亩发展到了2000亩,年产量达850吨,产值达360万元。
管理运作中村级集体公司采取“五统一”模式进行,即: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生物防控、统一回收稻谷,逐年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效益,惠及永安村田竹片区8个村民小组500余户,种植户平均每亩增收800元。2023年,该村又开发“稻+鸭”生态养殖模式,由村集体公司按每亩发放6只鸭子的形式免费发放给种植户在稻田养殖,全村共发放6000余只鸭苗,让村民平均每亩稻田又增收300元。
2023年永安农民丰收节
“在‘稻+鸭’种养殖模式下,鸭子在田间里生存,可以帮助除虫、除草,鸭粪可以肥沃土地壮苗,能够进一步提升大米的品质,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绿色、生态、循环的目的。”永安村党总支书记李毅如是说。
永村安田竹村民小组村民杨勇家原来只有2亩水田,以前光种水稻每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村里把撂荒田整理好后,她家在原先2亩的基础上多种植了24亩。
“我们每年在集体免费领取种子和肥料,只出劳力,稻谷收割后公司高于市场价35%统一回收。去年,我家种植水稻收入5万多元,免费领到的156只鸭子养殖后收入6500元左右,全年收入有6万多元,比起过去的收入翻了很多倍。”杨勇笑着说。
目前,永安金谷大米成功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成为云南省昭通市首个获得绿色食品大米认证的涉农品牌。2021年永安金谷大米成功注册“滇安云米”商标,成为品牌绿色大米。
花园稻田
与永安村的“稻+鸭”生态产业模式相比,两碗镇花坛村“稻+鱼”养殖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花坛村同样具有丰富的稻田资源,稻田总面积1300亩,是水富市籼稻主产区。
2019年,花坛村村委会副主任钟成明开展了稻鱼共生的稻田养鱼试验,连续3年、30亩稻鱼共生种植养殖的试验,探索出了成熟的“稻+鱼”生产技术。随后,该村在花园片区89户村民500亩水田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所产大米具有“香、软、糯”等优质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2023年,水田综合产值达130万元。目前,稻鱼米已成为花坛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通过有机认证,并成功注册“碗碗圆梦”和“碗满云肴”两个商标。
“通过‘稻+鱼’生态发展模式,花园片区种植农户每亩收入可达2600元,每亩增收1100元。2023年大米零售价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60%,下一步准备推广到全村的1200亩水田,让更多的农民受益;鱼的品质也好,不愁卖,早早就被周边餐馆订完了。”钟成明说。
花园稻田
水富市推进“稻+鸭”“稻+鱼”的生态发展模式,生产的稻米均提高了品质,并通过线下订购配送和数字电商平台及直播等方式打开销路。目前,已进入了南方电网网络平台、京东、水富金源玛特超市、紫光大酒店展销等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水富市还不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大乡村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永安村和花坛村还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开展直播带货、农事体验、农业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吸引人们前来体验丰收喜悦,增强农户发展信心。2023年,活动吸引省内外乡村游客5万余人次,两碗镇花坛村花园自然村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2023年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水富永安社区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云南省粮食暨重要农产品先进集体”称号。(记者 鲁宽 通讯员 狄廷秀 文/图)
2024年02月28日 15:26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