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2018教师节表彰会场
文山大同中学2018教师节受表彰教师合影
文山大同中学主教学楼
文山大同中学师生在美国耶鲁大学合影
文山大同中学学生在美国游学
2005年建成的文山大同中学,是一所全新的民办公助学校,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152人,40个教学班,在校生规模近3000人。
大同中学办学时间虽短,但自开办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逐步形成高标准、高层次、高品位的办学风格。全校师生以饱满的激情“建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按照创办优质初级中学路子,实施“优校、优师、优生”战略。在近几年中考中,大同中学无论是高分段学生、中考总平均分,还是重点高中录取率,均名列文山州前茅,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家长欢迎和认可。
未来,文山大同中学将努力办成全省优质品牌初级中学。
发端于2003年底,以文山州为云南省试点的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刀阔斧、突破瓶颈,促推文山基础教育在改革中前进、在发展中总结,得到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在这场改革中,文山大同公司按照优质初中标准建设学校,持有固定资产所有权,文山州一中以师资资助办学,于2005年组建大同中学,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建成开办以来,办学规模为每年级12个班(今年初一年级扩招4个班),全校共40个教学班,在校生规模近3000人。由于学校刚成立不久,且原来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学校实际,因此,对管理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降低管理重心:“郡县治,则天下安”
学校成立之初,工作千头万绪,需面面俱到的工作使校领导身心俱疲,整天忙这忙那,忙得焦头烂额,有开不完的会、处理不完的事。早上看早操,晚上巡查晚自习,晚了还要去监督住校生睡觉,跑来跑去不得消停。按理说,校党委办、行政办、教务处、德育处等机构是健全的;副书记、副校长、党办主任、政办主任、教务主任等各处主任、团委书记、工会主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领导是配齐的;办公室、教务处等各处工作职责、教研组工作规划、教学常规、考勤制度、履职考核办法等,制度是完备的。既然机构健全、领导配齐、制度完备,那这样的管理还有问题吗?
原来,学校的管理结症在于:人人都管,又人人都不管,只有校长一人在真正管;人人都负责,又人人都不负责,所有的责任只有校长一人承担。说具体点就是,年级组不是一级管理实体,年级组长有职无权、有责无利,无法真正履行职责;一个年级组管理的班级过多、范围太大,无法对学生服务到位;处室之间职能交叉、责任不清,质量管理的主体不明确,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为改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管理模式,大同中学决定借鉴州一中管理模式改革,提出“降低重心、靠前服务”,其指导思想为: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精细化管理,他们把这种管理模式戏称为“郡县治”。其实所谓的降低重心、靠前服务就是划小管理单元,实行分部主任责任制,分部主任由校长聘任,与校长签订合同后上岗履职。具体说来就是:其一,处室转变职能,由领导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确立处室为年级组服务的意识,为年级组提供良好的服务;其二,将每个年级分为两个分部,划小管理单元,降低管理重心,赋予每个分部质量管理的主体地位,使分部成为具备二级法人地位的一级管理实体。分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管理,分部与分部之间的教师和学生都互不交叉,一直到三年一个周期学生毕业。且每个分部自成体系、自主管理,既管人又管事;其三,实行分部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也就是“承包制”,实行学校内部的“包产到户”。
在这个体系管理中,校长是委托人,分部主任是代理人,委托人需要将委托事项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定下来,这就是《文山大同中学分部主任聘任合同》。分部主任由校长聘任,双方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隆重庄严地签订合同,委托代理关系随之确立,分部主任到任履职,展开工作。
管理重心的下移,给学校带来了新变化,凝聚力增强了,教师们有了归属感,有了“家”的感觉。每个分部都有一间教室般大小的办公室,所有的教师都在这里办公,所有的事情都在这里解决。哪个教师生病了,家里有什么大事急事需处理,家庭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会得到及时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分部自成体系,独立开展工作,俨然一所“小学校”,更像一个“大家庭”。
绩效考核:让“南郭先生”失去生存环境
教师会因为教学质量下滑而被降薪吗?学校会因为办学质量低劣而“破产”吗?校长会因为办学质量下降而被问责免职吗?回答是否定的,“旱涝保收”是教师职业最诱人的地方。因此,守“摊子”的校长有之,混日子的教师大有人在。
管理上理顺了的大同中学,接着把改革重心放到了分配制度的改革上。
大同中学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行“三挂钩”,即教师待遇与工作责任挂钩,与工作量挂钩,与工作绩效挂钩,实现多劳多得、责大多得、优劳优酬。如绩效工资的分配,只与教师们的教学业绩和工作量有关,与工龄长短、职称高低无关,或者说与资历无关,不搞论资排辈,完全“凭本事吃饭”。职称的评聘同样也是“凭本事吃饭”,职称评聘分开,一年一聘,其依据就是教师个人当年的绩效分。评聘分开分为三种情况:绩效分85分以上为低职高聘,绩效分50分以下为高职低聘,绩效分51分至84分为原职续聘。对职称申报晋级,则是以个人所得的职称申报总分,从高到低推荐上去,不搞评议,不搞投票表决。在职称定级上,定级总分越高越优先,而定级总分同样由“绩效分+履历分+奖励分”构成。评优评先,则是将优秀和先进的名额分到各分部,各分部根据教师个人绩效分的高低排序,按名额的3倍确定出参选候选人,在候选人中再按民主方式选出上报人选。这样产生的优秀和先进,质量和认可度都很高。
大同中学通过改革,首先建立起完整的薪酬体系,教师们的工资、职称、职务、荣誉晋升通道得以全部打通:通过高绩效,获得高工资和高奖金,实现高薪目标;通过高绩效,获得职称的晋级,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通过高绩效,获得职务的晋升,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通过高绩效,获得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荣誉,获得精神上的荣誉和报酬。教师们通过这4个晋升通道,工作有劲头,事业有奔头。
随着改革的深入,精细化管理的观念逐步被教师们所接受。以绩效量化考核为主线,绩效工资的分配、教师职称的定级、职称申报的评定、职称的评聘分开、年度履职考核、评优评先等,全部都统一到了一个标准之上,全部实现了定量化、精确化。绩效量化考核,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精确得不能再精确。同时,绩效量化考核的精确化,使制度的刚性化得以实现,这就保证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之外的潜规则失去了市场,唤起了教职员工们对制度精神的敬畏,有效地防范了制度得不到落实的风险。
绩效量化考核同时还整治了“大锅饭”的顽疾。以绩效量化考核为主线,实现了“以绩定酬、以量定酬、以责定酬”的目标;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南郭先生”失去了生存环境。
实行了此项制度后,老师们发现,最高和最低的绩效工资可以相差几倍;每年低职高聘的教师占教师总数15%左右,且逐年增加,大家都努力争取得到此殊荣;高职低聘占2%左右,且逐年减少,大家都怕去碰到这根“红线”。在这样的制度下,大家都争着抢着多上课、愿意当班主任,骨干教师都往一线跑,抢挑重担渐成风气。绩效量化考核在学校管理中显示出巨大能量。
王祯亮老师说:“实行绩效量化考核后,主动钻研教学的人多了,打麻将的人少了;时刻将学生放在心上的人多了,做第二职业的人少了;谋思进取的人多了,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人少了,全校上下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组建设:学生们自治自理,提升价值,增长才干
在学校管理中,一般来说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教师想方设法,恨不得24小时实行监控,将所有学生置于掌控之中,而学生又总是千方百计躲避管理,这样的师生关系大打折扣,出现很多问题。
要提高管理效率,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中增强信心、提升价值、增长才干。大同中学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为:以小组文化建设为管理的实体,配合年级分部管理模式,降低重心,靠前服务。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现在大同中学每个年级每个班的小组建设,俨然已成了学校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了老师们提高班级管理的“法宝”。小组建设承载的是班级的集体管理、学生自治的内涵。通过小组建设,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在初二(6)班,全班72名学生被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由6人组成。学生们分别为自己小组冠以“追梦在路上”“100度”“骑士”“圆梦小组”“花样年华”“我心永恒”等名称,每个小组选有自己的组长,有小组组徽、组歌、组员情况介绍、小组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下一步提升学习成绩的计划和措施等。如:“骑士小组”这样评价自己:这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有着炽热梦想的小组,在这个小组中,组员们个性得到了张扬,行为得到了规范,学习得到了进步。大家紧密团结、和谐相伴,共同营造了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班级风貌。组员们齐心协力建设一个团结、勤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
另一个小组“追梦在路上”则提出了组员们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小组成员大多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导致组长在管理上比较费时费力;部分成员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积极性差,导致本小组与其他小组差距拉大;组员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组员还停留在小学生层次状态,需教师全程监督到位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为此,“追梦在路上”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小组组员思想动员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组长团结好组员,形成“大家齐参与,团结就是力量”的小组文化建设氛围;努力完成学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布置的学习及其他任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班级、小组的文化建设中来。
而“圆梦小组”是所有小组中管理成效最给力的一个小组,这些管理措施都是组员们经过讨论后提出实施的:组长选两名,一名学习组长专管学习,一名行政组长管理除学习之外的安全、纪律等,两名组长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组内成员轮流管理班级事务一天,重点是非上课时间的安全纪律(包括课间时间、早中晚休息学习时段)等,当天值日的成员一天结束后,须总结当天各个小组成员各方面表现及所做的工作,并向行政组长汇报,行政组长要对当日值日生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打分;经过两名组长及一名组员的联名同意,可以在组内给组员调整座位;各小组要求组员早、中、晚学习时间保持安静,无乱走动、无严重安全违纪行为。教室和书桌物品摆放整齐美观,干净无异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骑士”小组组长刘建杉就班级小组的建设有了自己的思考。他说:“小组建设已实施一段时日了,这当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各小组组员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特别是通过小组文化建设,学生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成为班级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王祯亮老师对小组建设这种模式十分赞同。他表示,小组文化建设为学校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学生的自治自理和谐了师生关系,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对学生严加控制,而是为学生服务好、参谋好,现在教师们都将主要精力用在了教学上。学生的自治自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人格,现在的学校工作,除了教学外其他工作全部交到了学生手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获得一个舞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每个学生都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学生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所有课外活动都让学生组织得有声有色,学校领导和教师从活动的组织者变成了活动观摩的被邀请者。
大同中学副校长杨恒俊表示,学校在班级文化建设基础上,在班级内部开展小组文化建设,通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全员参与,确定了小组文化建设的主题、中心词,形成小组奋斗目标、小组公约、小组组织机构,同时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逐渐使小组形成学习、生活、成长的共同体。小组建设实现了班主任—班长—文化小组组长—各文化小组组员的垂直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黄靖)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
2024年09月20日 17:13
2024年09月20日 17:12
2024年09月20日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