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学校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的下一代,国家的未来,当之无愧是“最大的惠民工程”。但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故事不止于此。
这所小学的学生以白族为主体,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课程外,还开设了刺绣、扎染、茶艺、葫芦丝、扬琴、竹笛、陶笛、中阮、琵琶、古筝、二胡等11门民族文化课程和《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埋下了一颗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
文化惠民,有很多层面,精神世界的塑造最是困难。在义务教育阶段引进民族文化和国学经典,不仅从小培养下一代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民族工作、民族文化领域理解惠民,那我们的工作目标,应该是维护和造就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在云南像沙朗民族实验学校这样的中小学校有不少,它们的成功实践,不仅有利于当下的校园、家庭和社区,也必将积极地改变着未来。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沟通民族与世界之间的桥梁变成教育,民族文化的惠民性得以放到最大。
五华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位于昆明西北部的沙朗。这里距离昆明市区16公里,一座座白族风情浓郁的民居顺着山势参差排列,平整宽阔的公路两边一派田园风光。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沙朗片区下辖6个村民委员会,主要居民是白族和汉族,是昆明市较大的白族聚居区。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校长李雄伟告诉记者,学校的学生多来自本地,也有部分来自相邻的富民,少数民族学生大约占全校学生的67%,其中95%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是白族。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们找到自己。为了加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孩子们进入学校后,除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课程,学校还专门加入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包括刺绣、扎染、白族舞蹈“霸王鞭”、茶艺、葫芦丝、扬琴、竹笛、陶笛、中阮、琵琶、古筝、二胡等11门民族文化课程。
一开始,大多数孩子都只是把这作为课外兴趣,然而数年的学习往往能让这些内容成为他们一生的爱好甚至事业。李雄伟告诉记者,从沙朗民族实验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已经有不少人走进艺术院校或者从事艺术工作。沙朗也逐渐为外界所知,正在谋划发展旅游业。从个人,到家庭,乃至整个乡村,因为民族文化,迎来了全新的改变。
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无愧于“最大的惠民工程”的称号。
隐藏在白族乡间的文化“传承基地”
沙朗拥有天然的溶洞和地下溶洞,有“小大理”的美誉。走进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瞬间被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击中。青瓦白墙,飞檐翘角,至圣先师孔子的雕像带着千百年前的智慧默默注视着一代一代的学子,宣传栏上是一排排竹简,雕刻着祖先们的历经时间考验的教诲,墙面上装饰着书法作品和以黑灰色为主色调的水墨画,大片的留白,流畅的线条,绿树掩映,凉风习习,来自传统文化的雅致之气迎面而来——这是沙朗民族实验学校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在学校推进花园式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通过黑板报、手抄报、走廊文化、天花板文化、楼梯文化、班级文化、花园走廊等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儒雅、清新的校园氛围。
同时,学校也在积极修炼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功”。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开始,学校正式启动了“乡村少年宫”项目,将白族民族文化内容纳入“乡村少年宫”教学。迄今为止,学校紧跟时代发展,陆续开设了体育类、民族传承类、益智类、书画手工类4个大类共33门“乡村少年宫”教学课程,其中既包括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包括航模、机器人等新兴尖端的科学课程。
民族文化教学是最主要的,其中除了常见的刺绣、扎染、茶艺、竹笛、葫芦丝、古筝、剪纸等,也包括相对冷门的中阮、象棋、中草药研究等。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以中草药研究为例,负责的老师在校园里种了草药,孩子们课余时间就跟着老师在林子里“钻”,观察中草药的生长,了解其特性,徜徉在中医的海洋里不可自拔。扎染项目一直是“乡村少年宫”的重点项目,每年报名都是“爆满”,课堂上,孩子们跟着老师,用各种工具缝、绞、绑、夹,然后把布染色,摊开一晾,蓝白相间的图案千变万化,让人目不暇接。
以民族的名义 为人生提供另一种可能
在愉快得看似“玩乐”的学习中,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以另一种方式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
目前,沙朗民族实验学校实施的九年一贯制,孩子们将在学校度过9年。这在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有效衔接的同时,也让民族文化传承推广有了丰盈的沃土。
学校副校长张国玺介绍说,根据课程特点和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在摇头晃脑的诵读中,纯净的小心灵已经染上传统文化的优雅底色。升入三四年级后,孩子们已经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学校再根据报名的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经过数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能达到相当的水平。张国玺告诉记者,在学校的组织下,“乡村少年宫”的孩子们已经成立起了一个民乐团,在学习、表演少数民族尤其是白族音乐的同时,还致力于挖掘沙朗地区鲜为人知的民族小调。在孩子们定期学习排练下,民乐团目前已经能够演奏云南知名民族音乐曲目《彩云追月》,另一曲《金蛇狂舞》正在练习中。
在合适的时候,张国玺考虑为民乐团组织一场展演,邀请专业人士、家长和全校师生来观摩孩子们的表演。他告诉记者,这有助于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学习;同时也能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到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争取他们的支持。
传承-学习-展示-争取支持-促进传承,这是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经验之谈。据张国玺介绍,其实一开始也有家长质疑,在升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还增加了如此吸引孩子们的课外课程,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成绩。然而,在观看过孩子们表演的一场《霸王鞭》之后,家长们打消了质疑——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也真实地看到它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和自信。
已经升入九年级的杨若华同学说,自己虽然是白族,但是在进学校之前都对这些没太大感觉。学校给了她直面本民族文化的机会,第一眼,她就沉醉了。“好惊讶好神奇的感觉。我小时候只听过一些白族儿歌,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白族有这么丰富、浓厚的文化,很多东西都非常精美。”此后,杨若华在学校先后学习了扎染、刺绣和民族乐器。随着自己身上“民族”的标签越来越显眼,杨若华觉得自己掌握着一种很多同龄人都不懂的传统文化,这让她更加自信。同年级的王兴蕊是汉族,也在“乡村少年宫”学习扎染、古筝、葫芦丝等课程。她说,这些是艺术,很美,能让人变得更加丰富、更包容、更有内涵。“我之后或许不会从事相关的工作,但是我肯定,这些会是我一生的爱好。”
民族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帮助她们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记者了解到,因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独具特色,沙朗民族实验中学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香港、澳门等地知名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组织学生互访游学。沙朗民族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异乡的土地上展示本民族的刺绣、扎染、小三弦等,收获了满满的赞扬和善意。2018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放飞梦想快乐成长”2018年首届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交流展示汇演活动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沙朗民族实验学校是云南省唯一一所学校代表。此外,学校还先后获得过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非物质文化传承示范学校”等称号,作为云南省的“均衡教育迎国检”受检单位接受严格检验。
辐射效应 文化的力量超乎想象
毕业之后,学校“乡村少年宫”这个“师傅”领进门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以后的“修行”看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张国玺告诉记者,很多孩子会走上专业学习的道路,找专业老师或者培训机构培养,甚至成为艺术生、特长生,最终成为专业人士。“我们没有进行全面追踪,据我掌握的情况,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已经有不少进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他们的积累和沉淀,和学校‘乡村少年宫’的培养不无关系。”
这背后是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一代又一代老师们的艰辛付出。张国玺告诉记者,目前,在“乡村少年宫”担任老师的,有不少外聘的民间艺人。这一项目的经费主要来自民族宗教、文明等部门,大部分都用来维持项目运转,少部分用来发放外聘的民间艺人的补贴。本校的老师们一直在做“义务劳动”,很多老师考入学校的时候并不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艺,只能跟着民间艺人学习,自己领会之后再教给孩子们。在“乡村少年宫”的日常教学中,本校的老师们并没有报酬。为了让教学课程和“乡村少年宫”的兴趣课程均衡发展,民族文化传承教学的时间都选在了课余。虽然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孩子们喜欢学校,主动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老师们很是欣慰。
然而,学校并不满足于此。李雄伟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学校还启动了民族文化教学教程的编写工作,让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随堂记录、整理、编校。根据计划,到今年6月,沙朗民族实验学校“乡村少年宫”开设的33门课程的简要教材即将成型。届时,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工作将会更加规范、高效。
在校外,老师们还致力于挖掘沙朗地区的民族文化内涵,例如建筑风格、茶艺、音乐、舞蹈等。李雄伟介绍说,沙朗地区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风光优美,地理位置优越,非常适宜发展旅游业。学校的工作不仅仅能丰富“乡村少年宫”的教学,更能为沙朗未来的发展打下文化和智力基础。
从点滴开始,民族文化的火种从民间艺人、老师那里传递给学生,进而温暖一个家庭,最终照亮整个沙朗,沙朗民族实验学校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惠民之路。这条路指向的前方将是何等美景,我们和沙朗一起期待。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
2024年09月20日 17:13
2024年09月20日 17:12
2024年09月20日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