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过民族脱贫攻坚 追逐甜蜜的拉祜人生活蝶变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9-06-27 11:59:5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大山里的拉祜族人民,追求快乐,追逐甜蜜。但在很长时期内,拉祜人生活是苦涩的,像采到野蜂蜜这样的美事儿,一年碰不到几回。

  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西南边疆。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拉祜山寨,人们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安全住房的日子。学习先进技术,改变精神面貌,发展养蜜蜂、种甘蔗等甜蜜产业,拉祜人的日子越过越甜。

  追逐甜蜜,却陷于苦涩

  今年50岁的拉祜族村民扎袜,从小喜欢上山抓山蜂。

  山花盛开时,他把蜂箱背进山林中,放在搭好的架子上。隔段时间来看看,有山蜂筑巢了就用泥巴封住蜂箱上的孔,把蜂箱背回家。

  这种方法抓山蜂,成功率并不高,有时几个月也取不回一箱。还有的时候,山蜂抓到了,但把蜂箱搬回家后,蜜蜂又飞走了。

  “想要最后取到蜂蜜,得运气非常好。”扎袜说。

  他家住在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十四组。这个拉祜族寨子过去长期贫困,人们以刀耕火种为生。抓山峰、取蜂蜜,便是村民理解的甜蜜生活。

  拉祜人向往甜蜜生活,但现实生活曾经是苦涩的。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临沧和西双版纳等州市的拉祜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就在几年前,拉祜族聚居区的贫困现象依然突出。

  生活在班母村贫困家庭的二妹,住过竹笆房、挨过饿、穿过破旧衣服。初中毕业后,她开始外出打工。端菜、搬砖……打了几年工,她才存下3200元,但遭遇晴天霹雳——2015年,父亲被查出肝腹水,母亲精神失常。

  生活的磨难,让她感到自卑与无助。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她白天拼命干活,而到晚上,独自一个人躲着喝酒、哭泣……

  精准扶贫送来“甜蜜产业”

  一股新鲜力量的出现,让二妹的生活悄然改变。

  去年4月,西盟县与一家蜂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给村民带来了就业岗位和养殖技能培训。结对帮扶的党员扎莫把二妹带到蜂业公司务工。

  她从抬蜂箱、砍草做起,后来学会培育蜂王、简单分群,现在每月工资达到2600元。“不知道被蜇了多少次,但总算把技术学会了。”她说。

  最近在班母村十四组,政府和蜂业公司联合开展“中华蜂养殖培训班”,吸引了86名群众参加。培训老师普光伟说:“这里的村民有一定养蜂经验,但不适应现代养殖需求,我们上门培训,确保大家学到先进技术。”

  甘蔗是拉祜族地区新发展的重要产业。在西盟县中课镇班箐村,一片绿油油的甘蔗地看着喜人。甘蔗地的主人、拉祜族汉子石忠新说,多亏了政府和糖厂的技术培训,这两年光甘蔗收入就超过了6万元。

  “要过上甜蜜生活,就要学习新的技术,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班母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波说。当地政府联合企业开展养蜜蜂、种甘蔗等多种培训。此外,包括青贮玉米、肉牛等新产业也在拉祜族地区逐渐发展起来。

  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班母村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24.78%下降到去年底的1.58%。告别贫困的拉祜人,开始尝到了生活的甜蜜。

  更甜的日子还在后头

  随着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拉祜人的精神面貌也在改变。

  去年以来,西盟县在每个村民小组成立“脱贫攻坚委员会”,由村民从村组干部、致富能人中选出委员组成。

  二妹在王波的鼓励下,成功竞选宣传委员。这个岗位的主要职责是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传达最新的政策信息。她还负责对口联系8户贫困户。

  娜哈就是二妹的联系户。自丈夫去世后,她就开始酗酒,蓬头垢面。二妹有时间就去给她唱歌,排遣负面情绪,帮助她走出阴影。村里还给娜哈安排了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现在,娜哈戒掉了酗酒的习惯,生活重回正轨。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西盟县委副书记郑青江说。如今,拉祜族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见到生人就躲的现象基本没了,酗酒的、不讲卫生的习惯也改变了,大家对甜蜜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

  曾经非常怯生的二妹,如今成了“脱贫明星”。作为养蜂能手,她经常给其他村民传授技术和经验。今年,她在村里收购了一批蜂蜜,卖到了贵州、江苏等地。她相信:“这个甜蜜产业有很好的前景。”

  今年7月,二妹即将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她说,身边党员为她树立了榜样,她也希望通过努力奋斗,带领村民一起追逐更甜蜜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 李自良 伍晓阳 杨静)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