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高良乡:“小沃柑” 撑起“大产业”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9-12 15:34:1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时下,走进“沃柑之乡”师宗县高良乡,山坡上连片的沃柑长势喜人,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正忙着果树的管理,呈现出一派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

  “通过规划布局,高良乡热区水果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辐射带动4100余户群众参与种植,基本实现了凤尾河沿岸、以马线公路沿线,以及设里、坝林、窝德、纳厦片区全面覆盖,形成了发展‘小水果’、做强‘大产业’的新格局。”高良乡党委书记赵庆华对发展热区水果信心满满。

坝林村沃柑基地

  立足资源“找路子”

  高良乡属典型的低热河谷槽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80公里内无工业污染,森林覆盖率高达80%。“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水吃水念水经”,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为高良乡发展热区水果产业奠定了基础。

  赵庆华介绍,乡党委经充分调研,决定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政策,从广西、四川引进优良品种,重点在凤尾河沿岸、公路沿线打造热区水果种植带。

  合理布局“定盘子”

  围绕热区水果适生条件和产业发展需求,高良乡坚持规划先行,精心编制热区水果产业发展规划,综合分析地块海拔、水源分布、灌溉范围、道路状况等,规划发展热区水果种植10万亩,并健全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发展体系。

  高良乡先后与中国柑桔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科学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引进30余个优良品种试验种植,遴选沃柑、无核沃柑、云柠1号为主推品种,“红美人”、鸡尾葡萄柚为特色品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

长势良好的沃柑

  示范带动“引路子”

  云南玉柠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2017年师宗县引进的热果企业,公司通过流转1000余亩土地发展热区水果种植,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打造高标准示范基地,带动产业大户组织群众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

  该公司通过订单生产、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直接带动周边农业专业合作社20个、400家农户发展热区水果种植9500亩,为群众增收3325万元。

  2017年,高良乡坝林村的何涛返乡发展沃柑种植,创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种植沃柑、砂糖橘等热区水果200余亩。

  在坝林村委会良源果业选果厂,来自广西、浙江、重庆、江西、湖南等地的客商络绎不绝。何涛说:“通过政府支持,我们成立了公司,现在收益很好,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了!”

  高位推动“搭台子”

  围绕曲靖市委、市政府师宗现场办公会确定师宗县打造“特色种植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一名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农业、财政、水务、乡村振兴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水果产业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督查和动态监测管理。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打造示范基地、强化品质提升、整合资金项目、拓宽市场渠道等,筑牢产业发展组织保障。

水果市场一角

  产业增收“挣票子”

  通过政府统筹、企业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高良乡热区水果质量不断提升,产业产值不断增加,品牌效益不断凸显。目前,全乡热区水果种植面积达3.5万亩,挂果2.5万亩,总产量3万吨,产值约1.5亿元。

  热区水果产业不仅有效解决了商品林生长周期长、劳务收入稳定性差的问题,缓解了自然保护、公益林产变现的难题,同时也让群众从热区水果产业发展中挣到了票子。

  师宗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石林介绍,近年来高良乡抓住区位优势和气候调节,紧紧围绕“村村有产兴业、户户有业增收”目标,以建立产业带动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主线,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示范带动,锚定热果产业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助农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子。

  下一步如何发展?赵庆华给出了答案:“高良乡将把发展热区水果融入全县‘十四五’打造全省知名‘热果之乡’发展大局,将高良乡热果种植户团结在一起,形成合力,树立‘高良热果’品牌优势,带动提升柑橘种植水平,实现果品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记者 张珂 通讯员 黄娥 文/图)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1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内蒙古多伦县,探访这里的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

2023年09月12日 16:40

近年来,雅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农业品牌,乡村产业发展迅猛。很多返乡创业青年是雅安乡村振兴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扎根家乡,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

2023年09月12日 16:35

论坛聚焦“包容开放 携手前行——助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主题,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部门负责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跨国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

2023年09月12日 16:32

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部门负责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10个国际组织以及部分跨国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论坛。

2023年09月12日 16:31

近日,作为202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分论坛之一的“2023年亚洲绿色低碳发展圆桌论坛”在江苏苏州成功举办。

2023年09月12日 16:12

截至9月3日,中老铁路通车21个月以来,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

2023年09月12日 16:08

标志着暂停通关3年的中国勐满—老挝班海、中国勐润—老挝孟莫边民通道即将全面恢复客货运通关。

2023年09月12日 16:01

2023年1月至7月,全县接待游客人数189.09万人次,同比增长70.8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4614.28万元,同比增长69.90%。

2023年09月12日 15:55

时下,走进“沃柑之乡”师宗县高良乡,山坡上连片的沃柑长势喜人,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正忙着果树的管理,呈现出一派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

2023年09月12日 15:34

9月12日上午,2023云南森林生态产品永平原产地活动开幕式在大理州永平县举办。

2023年09月12日 15:1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