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昆明跨越发展蹄疾步稳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9-08-02 16:56:3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8月1日上午10:00,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玉溪专场,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玉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产业兴则昆明兴,产业强则昆明强,产业是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

  70年来,昆明市抢抓战略机遇,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全市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建国初期的边陲小城正逐步发展成为一座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四个历史性跨越

  70年来,昆明市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迈向经济繁荣的历史性跨越。全市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1.5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206亿元,增长了543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官渡区、五华区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安宁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三次产业结构由建国初期的“一二三”转变为“三二一”,新型工业化提速,现代服务业壮大,高原都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构建了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石油和化工、旅游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跨越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70年来,昆明实现从贫困到奔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0年的97.7倍和75.1倍。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6%,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人均预期寿命由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79.01岁。

  居民消费从温饱型向享受型飞跃,茅草房、土坯房、砖瓦房成为历史,“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成为记忆,自驾游、出境游、康养游成为时尚,人均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三位,全市各族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正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70年来,昆明市城乡面貌实现从破旧落后到美丽现代的历史性跨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建国初期的7.8平方公里扩大到416平方公里,增长了52.3倍,城市格局由“单中心”进入“双核多组团”时代。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29.5%提高到72.9%。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纵横交错、通江达海,让千年古城从交通末端变成了通达世界的综合枢纽。

  70年来,昆明完成从“推开窗户看世界”到“敞开大门融世界”的历史性跨越。昆明同世界203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9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昆明投资,进出口总额由1993年的6.8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31.2美元,增长18.3倍。

  “朋友圈”遍布五大洲,缔结国际友城23个,孟加拉等7个国家在昆明设立领事馆。从成功举办’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始,昆明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加快从全国开放的“后卫”跃升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这些年,昆明市始终牢记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火车头的嘱托,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188”重点产业。

  70年来,昆明高原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基地。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新能源汽车实现昆明造,“三车一中心”格局形成,圆了昆明人的“汽车梦”。中缅油气管道及石油炼化项目建成投产,改变了云南少气无油状况。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呈贡信息产业园成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昆明加快迈进5G时代。

  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五华科技园、安宁工业园区跻身千亿级园区行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51.2%提高到2018年的56.6%。

  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健康之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入实施旅游革命,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根本好转,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

  中国铜业等163家企业总部落户昆明,总部(楼宇)发展态势良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为昆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035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5206.9亿元,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78亿元增加至595.6亿元,年均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493.8亿元增加至2787.4亿元,年均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7%。全市人民对昆明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70年间,昆明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2012年以来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均保持在70%以上。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累计实现9.43万户34.46万贫困人口脱贫,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寻甸县、东川区、禄劝县脱贫摘帽。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3.12∶1缩小到2018年2.86∶1。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形成,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

  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引进清华附中等16所名校来昆合作办学,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学”。云大医院呈贡分院、新昆华医院、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投入使用,引进北京中医医院等14家医院来昆合作办医,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大。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晋宁撤县设区,城市发展进入滇池时代。草海、巫家坝等重点片区加快开发,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公园1903等成为城市新地标。

  城市公交线网覆盖率达79%,位居全国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形成“十”字、加速成网,运营里程88.76公里。“环线+射线”的骨干公路网形成,高速公路里程766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昆明迈入高铁时代,长水机场成为全球百强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348条,昆明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建国70年来,昆明市勇于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产权、商事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

  “放管服”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一网四中心”基本建成,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到全国省会城市最少,“3550”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政务服务“七办”模式,“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吸引了华为、闻泰科技、京东方、优必选等一批实力企业、优质项目落户。

  2012年至2018年,全市累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7474亿元、外资96亿美元。创业创新蓬勃发展,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昆明,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09%。

  70年来,昆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充分彰显了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昆明市将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的决心。

  随着城乡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春城昆明”享誉世界,一座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在云贵高原迅速崛起。(记者 李锦兰)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