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保山通过70年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发展态势。
70年来,保山人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奋进,实现了由低速增长向高速增长,进而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取得了由总体贫穷到总体小康,进而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成就。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之时,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保山一穷二白,百业待兴,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保山市长杨军介绍,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38.1亿元,是1952年0.85亿元的868倍。
同时,保山在深知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背景下,继而确立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工业发展聚集为要”的理念,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在每个县(市、区)建设了1个工业园区,在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了80平方公里的保山工贸园区。
杨军说:“我们不断加大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打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发展‘飞地经济’,提出了由5个县(市、区)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步入发展黄金时期,经济发展增速超过10%以上的年份达到23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比改革开放前的4.4%提高了5.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比改革开放前的4.1%提高了8.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4.2:15.3:20.6优化调整为2018年的22.8:38.1:39.1。
目前,“园中园”共签订招商引资协议47个,拟投资380.2亿元,西安隆基、中科钢研等一批企业成功入驻,保山工贸园区被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10个千亿园区之一,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山没有像样的市政设施、像样的基础工程,1952年全市基本建设总投资仅70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倍增长,1978年—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总额5000多亿元,年均增长24.6%。
杨军介绍,目前全市境内建成高速公路4条,在建8条,力争2019年建成通车3条。
公路通车里程从1978年的2758公里增加到14036公里,通县通乡道路硬化率和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100%,2021年大瑞铁路保山段也将建成通车。
保山、腾冲两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18.6万人次,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百万级机场的州市。
累计投入210多亿元,加大农业灌溉、人蓄饮水、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建设,灌溉面积达234.1万亩,拥有各种水库410座,水库累计库容达10.3亿立方米。
同时,保山还被列为国家天然气利用试验示范区。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5G网络运用正在铺开,保山正在与世界同步迈入数字信息化时代。
70年来,保山不断加强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逐步构筑起了一张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水面、从有形到无形的现代立体交通能源信息网,做到内通外联,保山大地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多年来,保山人民经历了吃不饱、穿不暖到吃得好穿得暖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保山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众生活水平一天一个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225元,提高到2018年的32636元,增长145倍,年均增长13.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24元,提高到2018年的11280元,增长91倍,年均增长11.9%。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2018年的2.67%,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70年来,保山人民告别了物资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走过了温饱阶段,迎来了全面小康的时代,从过去的“三大件、四转一响”就已经是奢侈品,到现在家庭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目前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达25.4万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已成为普通百姓的一种生活常态。
一直以来,保山人民始终心怀重塑保山历史文化名城辉煌的梦想,积极付诸探索实践,先后提出了建设“走向南亚第一市”“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桥头堡战略中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
近几年来,保山投入230多亿元实施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投入320多亿元实施了棚户区改造,投入30多亿元实施了“三个万亩”生态廊道恢复工程、城市森林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9.3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6.5%,保山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腾冲获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称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不断提升。(记者 张珂)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
2024年09月20日 17:13
2024年09月20日 17:12
2024年09月20日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