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普洱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普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中国天然氧吧,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是普洱茶的故乡。
谈及普洱市经济发展变化,普洱市市长刘勇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和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排名全省第四位和第二位。
抓基础 加大交通建设力度
多年来,普洱市抢抓政策机遇,实施了一大批综合交通项目,稳步构建“能通全通”的高速路网、“一主四支两过境”的铁路网和“三支五通”的航空网。
目前,全市规划建设高速公路14条,景东至文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20年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初步构建中心城区到各县城的“2.5小时交通时空圈”。
机场建设驶入快车道,自1961年3月普洱思茅机场建成通航后,澜沧景迈机场于2017年5月建成通航,思茅机场迁建于今年7月接受国家民航局现场选址评估,景东支线机场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5个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
同时,全市在建和规划7条铁路,争取获批建设3个动车站,争取思茅到昆明开通动车,2021年玉磨铁路建成运营后,3个小时就可到达昆明,普洱市即将成为云南南部综合交通枢纽。
此外,普洱市还致力于打通信息高速路,完成“中国普洱云”一期工程,建成并运营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和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互联网+”正成为普洱走向世界的新“茶马古道”。
扩开放 对外贸易逐年增强
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区位独特、优势明显。过去,普洱空有资源,没有产业和交通基础,与周边国家始终停留在初级的物资交流。
刘勇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普洱市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先后建成国家一类口岸2个、二类口岸1个,其中孟连口岸进出口货值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普洱市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组织举办了3届“澜湄合作论坛”,倡议共建生态带、产业带和交通带,得到了与会各方热烈响应。
此外,普洱市还开通了到老挝和缅甸的远程医疗服务,成立了“南亚东南亚国际学院”,组建“东盟学院”和“东南亚研究院”,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305人。
如今,普洱市成功举办了4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以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使普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刘勇表示,正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普洱市逐渐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民航投资集团在普洱设立投资管理公司总部、云南建投十三公司总部迁驻普洱,澜沧古茶、大唐汉方等企业将财务结算回迁普洱,深圳华侨城、中国通用、融创中国等知名企业纷纷“牵手”普洱。
2018年,普洱市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并先后荣获过“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和“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等称号”。
兴产业 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资料显示,普洱市自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来,不断总结和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从“实验”走向“示范”。
普洱市设立了全国首支绿色经济发展基金,全市初步建成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绿色产业基地”。
以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为抓手,全市获有机认证企业数和证书数稳居全省第一,有机茶认证企业数和证书数居全国第一。
在全省率先成立普洱茶企业诚信联盟和品牌企业联盟,普洱茶品牌多次荣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首,普洱咖啡荣获“中国农业区域品牌10强”。
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924.1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400亿度,成为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成功引进安缦酒店,启动“百里普洱茶道”等大健康项目,建成4个4A级景区,接待国内游客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
同时,普洱市还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荣获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标杆城市等。
全市GDP从2012年的37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63亿元,年均增长10.2%,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记者 张珂)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
2024年09月20日 17:13
2024年09月20日 17:12
2024年09月20日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