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跨越彩云南】为“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云南答卷”点赞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9-08-13 17:51:5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发布会现场

  鸟语花香自然天堂,民族和谐繁荣共享,西南门户辐射中心,这里是云南,是无数人心的远方,梦的故乡。而这颗熠熠闪耀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明珠”,却并不仅拥有美丽的外在,更蕴涵着巨大的内在潜能。近几年来,云南更因经济增速连续保持全国前列而为人瞩目。

  2017年,云南GDP增速为9.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2018年,云南GDP同比增长8.9%,增速排全国第3位……2019年经济“半年考”中,云南又亮出佳绩:2019年上半年云南实现生产总值7957.43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居全国第一。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11.5%、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6%,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份喜人的发展“成绩单”背后不仅有云南4800万各族人民的辛勤付出,也有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集体智慧和努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岭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生态文明日益进步,实现了云南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8月12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云南专场在北京举行,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阮成发介绍“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云南答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将从哪些角度解读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云动力”密码,让世界看到云南蓬勃发展的新面貌?本报带你一起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云南专场新闻发布会,看云岭魅力绽放京城。

  云南经济发展有何新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经济总量从居全国第24位升至2018年全国第20位,达到近1.8万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总收入达到3700多亿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205倍和1988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

  云南扎实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98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3856公里(高铁运营里程1026公里),通航运营机场15个,航线实现昆明至东南亚国家首都全覆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滇中引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能源网络贯通城市和农村,互联网全面覆盖,物流网络加快建设,长期制约云南发展的瓶颈正在打破。

  云南坚持“两型三化”(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了电力、烟草、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以及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云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逐步增强。

  民族团结之花开遍七彩云南

  作为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云南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把民族工作融入全省发展大局,着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进步、极大改善。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从原始生产生活状态一步千年,跨越到社会主义,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民族地区主要发展指标年均增幅多年来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云南把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行动计划。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426万人减少至2018年底的86.5万人,27个贫困自治县已有14个顺利脱贫摘帽,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已率先实现整族脱贫,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独龙族乡亲给总书记寄去感恩信,其他直过民族也将在2020年以前实现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

  云南深入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把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与现代生活融合交织,加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程,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创共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持和发展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之花开遍七彩云南。

  在云南“绿色因子”无处不在

  近年来,云南始终以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为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等8个标志性战役,积极开展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和绿色创建,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景区、美丽湖泊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012年到2018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从50.03%提高到60.3%,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一直在98%以上,洱海、滇池、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明显改善,建设美丽云南深入人心、落实行动。

  最暖心的脱贫成绩单

  我们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贯彻执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怒江州、迪庆州、昭通市等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取得决定性成效。

  2013年至2018年,全省有70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068个贫困村出列、4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21.7%下降到5.39%,2020年将如期全面完成脱贫任务,云南各族人民将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顺应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投入、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建机制、促公平,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得到加强。

  群众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1950年的117.6元增至2018年的3.35万元、增长283.7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952年的47.5元增至2018年的1.08万元、增长225.7倍,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云南向世界敞开怀抱

  云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部署,对内深化与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交流合作,对外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加强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完善内联外通纽带功能,实施枢纽战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云南与国际国内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合作天地愈加宽广、合作内涵愈加丰富。

  云南与9个国家建立11个双边多边地方合作机制,建成7大类18个开放合作功能区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等重点开放平台,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境外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以来,全省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8万亿元。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颗印章管审批”全面推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有力增强了发展动力和活力。

  着力做好“五通”文章

  着力做好“政策沟通”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和平之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与南亚东南亚11个国家和33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与9个国家建立了11个双边多边地方合作机制。

  着力做好“设施联通”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开放之路”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大通道正在形成。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已经全面建成通车,中越铁路境内段建成通车,中老铁路全线开工建设,中缅铁路境内段加快建设,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通航点数居全国前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通道实现了集装箱运输零突破。中缅、中老光纤传输设施投入使用,国际通信服务覆盖周边8个国家,与越南、老挝、缅甸实现了局部电力联网,中缅油气管道建成使用。

  着力做好“贸易畅通”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繁荣之路”,覆盖南亚东南亚的经贸合作全面升级。签证、通关和运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四年来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出入境货运量、货值年均分别增长31.4%、22.8%。

  着力做好“资金融通”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创新之路”建设,在南亚东南亚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发展。在全国首批试点个人全部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与800多家境外银行机构畅通跨境清算渠道,成立了全国首家中缅货币兑换中心,跨境人民币业务覆盖境外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结算额突破4800亿元。

  着力做好“民心相通”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文明之路”建设,沟通南亚东南亚的民心桥梁更加稳固。实施了一批减贫、救灾等国际项目,持续在缅甸、老挝等国开展“光明行”活动,云南的广播电视节目在老挝、柬埔寨“落地”,在滇留学生人数居全国第8位,已经成为南亚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的重要目的地。我们建立了1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下一步,我们还将系统谋划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