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腾冲市公安局五合派出所以”五民”工作法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9-12-11 11:04:3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面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新时代考卷,保山腾冲市公安局五合派出所“传承赶考精神,争当一流考生”,聚力“党建+五民工作法”实践探索,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据介绍,五合派出所辖区连续5年实现警情、矛盾纠纷、刑事案件下降和命案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成为保山公安“创枫”试点、现场会观摩点和示范样板,受到人民公安报等全国全省媒体广泛关注和集中报道。

  强民基,硬化群众基石

  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做强基层自治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确保“发动得了,依靠得住”。

  基层党建全覆盖:强化村组、行业等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建“流动党员驿站”“志愿服务队”等平台,建立临时党支部推进矛盾多元化解,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在风险防控、村民自治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好群众“领头羊”。

  自治组织全覆盖:在全乡13个村设立综治、调解、社区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室,全部配备“一村一辅警”驻村开展工作。打破行政区划,在全乡9个易地搬迁点和各村民小组(自然村)成立106个村民自管小组,由群众选举产生“领头羊”530人,组织群众开展综治维稳、村庄管理工作,扭转村组自治组织软散弱、部分村民小组长轮流当抓阄当的被动局面。

  社会组织与宣传发动全覆盖:发展“龙江义警”治保会、调委会、护村护校队、综治网格员等可以指挥和依靠的平安类社会组织11支916人,警民法治宣讲队伍22支329人、法律明白人73人、法制中心户130户,创办美丽五合大讲堂,拓展网上网下宣传阵地,引领群众思潮,凝聚爱党爱国、爱乡爱家、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崇德向善共识行动。2018年来,进村入组到校宣传152场次。

  聚民力,强化自治创新

  发挥“乡人办乡事”优势,凝聚群众智慧力量,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健全村规民约:组织全乡自管小组紧密结合当地民情、民俗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制定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村约寨规》,破解“法律管不了,道德管不住”的难题,推动“三治”有机衔接。将村民小组长“一人治理”升级为“多人共治”,以落实村规民约为抓手,民主协商自治事项,推动问题就地解决。2018年来,全乡执行村约寨规30余人次,有效净化了民风民俗。

  推动乡警共治:聘请五合籍和曾在五合工作过的34名民警为“乡警”,分别挂钩联系各村组,每人每季度回乡工作一日,发挥亲情影响力,深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矛盾化解、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指导自管小组开展乡村治理。

  推动乡贤共治:聘请当地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致富能手等乡贤为“基层治理参事员”,按照“什么人管用就邀请什么人参与”的原则,提高村民议事、纠纷调解、重点人稳控等工作的办事成功率。

  推动示范引领: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引领带动各村提高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水平。

  止民争,消化矛盾风险

  发挥基层组织优势,筑牢化解矛盾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做实源头化解:建立“四早处置”、自管小组首调负责和组、村、乡“三级三次调解”机制,层层压实责任。2018年来,自管小组共调处纠纷86起,占比63.8%,实现“小事不出村”。

  完善调解机制:健全重要敏感期排查、红色预警、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领导包案、定期回访等“七个机制”,确保矛盾化解无死角。对高风险纠纷,按照“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和“隐患不消除不放过,当事人不满意不放过”的标准,实行清单式管理,推动矛盾隐患清零。

  发挥派出所主力作用:当好桥梁纽带和“润滑油”,及时协调督促落实征地款、农民工工资和当地“优先用工用车”等惠民措施,增进群众情感认同,减缓消除矛盾化解阻力。

  维稳维权并重:依法处理与人文关怀结合,严管、厚爱、交朋友“三管齐下”,做深做细重点上访人员的疏导安抚和教育感化工作,将其牢牢稳控在当地。对曾经7次进京上访的“老上访”尚某,民警反复上门交心谈心,并多方奔走协调扶持其在家安心种植虫楼,2016年至今再未发生进京上访。五年来,共排查掌控维稳类矛盾纠纷1012起、化解991起,化解率98%,调处治安类纠纷239起、成功率100%。其中,化解项目矛盾纠纷88起、劳资纠纷60余起,协调兑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1200余万元,实现群众、党政、企业“三方满意”和矛盾不上交。

  保民安,净化治安环境

  整合民力警力,构建“六位一体”立体治安防控体系,连续五年实现打处人数上升、各类发案持续下降和集市扒窃“零发案”。

  整合专业力量,强化打击防控:建立南部警区5个乡镇的区域警务协作机制,设立环乡环城4个封控点。建立农村赶集天、学生放假天、雨雪浓雾天,传统节日夜、风雨停电夜的“三天两夜”巡防制度,对集镇街面、建设工地等重点部位场所开展巡逻防控,打击现行,防范案件。精心组织扫黑除恶乱点整治、命案防控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治安热点问题。

  整合专群力量,推动治安共治:组建警民联合巡防小组,推动各巡防力量互联互动。对辖区35名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落实“全员收治全时管护”措施,对全乡190 名上门女婿、24名危安涉稳重点人员实行三层管理,有效预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整合信息系统,打造“智慧警务”:加强全乡311个监控探头和公安大数据的整合应用,推动防控信息化智能化。利用图像侦查破案24起,救助群众46人。依托移动社区警务、可视化管控系统、大数据人员综合管控平台、挖掘机等公安信息化平台,将全乡危安涉稳重点人员全部进网管理。物建“八条线”信息员120人,组建群众工作微信群8个,全面收集违法犯罪线索和治安信息,及时兑现举报奖励红包。

  整合社会力量,推进平安创建: 组织发动群众和各社会单元,创建“十无”标准平安和谐村13个、平安校园16个、无吸毒村1个,全乡涌现出大批零纠纷、零发案、零吸毒的小组(自然村),实现平安不出事。

  顺民意,优化服务平台

  前移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推动省厅22条、市局19条“放管服”措施落地生根,推动警务围绕民意转。在辖区两个集市分设中心警务室,各配备民警2人辅警3人,驻点值守、上门服务、巡回巡查、集中办公相结合,方便群众零距离办事。在13个村各设立便民服务点1个,驻村辅警履行宣传员、信息员、代办员等“九员”职责,利用“一部手机办事通”,打破时空限制,方便群众全天候办事。

  公开民警个人信息,依托群众工作微信群,接受群众咨询和预约服务,开展宣传、调解、服务“三微警务”。健全固化民意收集、研判、回应、跟踪问效等“七项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实破小案、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四小警务”,贴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民警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辖区群众一致好评,连续多年实现群众投诉和民警维权“零发生”,五合派出所在全市73个派出所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三年位居前五名,实现服务不缺位。

  据腾冲市公安局五合派出所所长许三强介绍,该所的“创枫”工作受到了各级有关部门和群众的高度肯定,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保山市委政法委、腾冲市委等各级领导先后多次莅临调研指导和参观。(记者 孔垂炼)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