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东川“小产业”闯出“大市场”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4-02-02 10:15:5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初雪乍晴,走进昆明市东川区碧谷街道洗尾嘎社区的果园,记者看到,早春桃已成熟坠枝,果农们拎着桶、背着背篓正在忙碌。询问得知,这些桃子经过挑选、装筐、打包后,将销往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看完早春桃,走进大寨村,映入眼帘的同样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今年碧谷街道种植的大蒜提前上市,蒜农们忙着采收7000余亩大蒜。据碧谷街道农业产业科相关人员介绍,大蒜上市早,价格也高,亩产值达1.5万元,7000余亩大蒜产值预计可达1.05亿元。

  近年来,东川区立足资源优势,聚焦重点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致力将“小产业”做成“大市场”,不断壮大“家门口”的富民产业。

  《东川区“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谋划了“小江河谷调果蔬、二半山区兴畜牧、高寒山区种药材”立体布局,充分利用小江流域干热河谷资源发展反季节特色果蔬种植,二半山区实施核桃提质增效和花椒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打造“东川花椒”“东川大洋芋”“东川果蔬”“东川大蒜”“东川畜禽”“东川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

  针对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东川区成立了小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指挥部,突出地域特点,发挥“昆明唯一河谷热区”优势,大力发展上市早、口感佳、种类多的农特产品,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积极谋划8个储备项目,以小江特色产业园为突破,力争三年内把小江干热河谷带建成集种植、养殖、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园。

  在东川区乌龙镇,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从太空返回的花椒种子,已进入育种阶段,这批种子将助力花椒产业更上一层楼。截至去年底,乌龙镇共种植花椒1.5万亩,产值达1.08亿元,花椒已成为乌龙镇的支柱产业。丰产期,花椒亩产量可达600公斤,农户最高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乌龙花椒产业直接带动2279户8886人增收,人均年增收达3038元。

  刘申祥是乌龙镇的花椒种植大户,也是产业致富带头人,他告诉记者,花椒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亩地每年用15个工,每个工每天100元,他每年支付务工人员工资1200万元左右,除了支付务工人员工资外,还向加工厂所在的社区支付租金。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和支付社区租金,走实了利益联结的路子,农户与产业间的利益联结越来越紧密。

  为了让农特产品出区出圈,东川区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采取直接经营、入股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探索资源开发型、服务创业型、能人带动型、产业融合型、抱团发展型、异地置业型等发展模式,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共申报实施100个集体经济强村项目,争取资金5450万元,撬动资金1.31亿元,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146个、50万元以上的有3个。

  同时,东川区完善“双绑一联合”利益联结机制,精准选择优质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双绑”工作,确保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农户至少与1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全区90户新型经营主体与2.28万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

  2023年,“东川大集”出圈,各类农土特产品销售火热,这得益于东川区“三链”融合不断增强。东川区从做强生产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入手,整合各类资源,补齐发展短板,打造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农业产业园,推动全产业链集聚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23年底,东川区共有认证“三品一标”68个,培育“十大名品”7个。本报记者 鲁宽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排名全省第8位;产业投资增长21.8%,占比达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排名全省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3%,排名全省第8位

2024年02月28日 15:26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