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提升园区环境品质

来源: 2019-06-27 15:59:4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围绕以茶产业为主的“一县一业”发展布局,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茶叶产量1.72万吨,产值18.6亿元,增长3.2%。

  今年澜沧县将继续用好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支持云南中云糖业有限公司和澜沧古茶公司等企业上市。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环境品质和承载能力。

  全力以赴打好年度脱贫攻坚战

  2018年,澜沧县工业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实现工业总产值47.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6.5%。

  今年澜沧县将全力以赴打好年度脱贫攻坚战,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把握“六个精准”要求,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进度、项目落地、资金使用等工作,力争完成1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重点抓好农村住房普查认定查缺补漏及安全等级发证(A、B级)工作,全面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快实施“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工程,确保年内消除C、D级危房户。

  进一步深化“1+3+5”产业发展,筑牢脱贫基础。确保把所有贫困户牢牢地拴在产业链上,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稳定收入的1项至2项产业及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

  利用专家院士智力资源,提升科技对脱贫攻坚贡献率,大力推广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示范种植,进一步扩大院士专家短期培训班规模,持续提升院士专家指导班品牌。

  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的意见》,从县处级领导开始,用一半以上的精力抓脱贫;各部门除维持单位正常运转外,必须派出三分之二以上的干部职工用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驻村抓脱贫。

  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村民小组脱贫发展委员会作用。深入开展精神扶贫专项行动、移风易俗系列工程,增强贫困群众“弱鸟先飞”意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营造人人参与氛围。

  力争完成4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包装

  澜沧县在优化招商环境,强化“一把手”招商,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一直做得比较好,2018年引进上海九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桂林万城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三亚海韵集团、重庆心景康养旅游集团等企业11家,引进市外到位资金76.8亿元,增长21.9%。积极支持和发展对外进出口贸易,实现贸易总额4.01亿元,创历史新高。

  今年将积极主动谋划项目,紧盯国家、省、市政策动向,精准把握项目投资方向,抓紧谋划、包装、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盘子,力争完成4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包装。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着力破解审批难、落地难、融资难、开工难等问题。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县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地方建设,着力破解融资难题。

  深化友好友邻城市间交流合作,建立互利共赢长效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一把手”招商,扎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继续发挥招商委托和招商小分队作用,强化招商引资和招商选资,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年内力争引进5家重点企业。

  落实县处级领导包保和专人跟踪服务制度,确保澜沧风情乐养康养小镇、澜沧县香料产业发展项目等已签约11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力争完成5亿元以上投资。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力争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41亿元。

  突出抓企业服务,全面落实上级减负降本有关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双十条”措施,持续完善县处级领导和行业部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努力创造更加优化的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加强规模企业培育及达规工业企业后续跟踪服务,争取培育规模以上企业4家。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今年,澜沧县将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和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的历史机遇,推进澜沧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引导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促进品牌提升、价值提升,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完成“三品一标”品牌认证10个。

  培育壮大农业企业10家,新组建成立村级综合性的农民合作社157个,家庭农场20个,专业大户100个,专业协会20个。巩固提升“国家级产粮大县”成果,加大科技增粮措施应用,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

  持续加大肉牛养殖品种改良和本地生猪养殖,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积极争创“肉牛养殖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紧扣“一县一业”,优化特色林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香料、林下有机三七、澳洲坚果等新兴产业,发展以花椒为主的香料产业10万亩,推广种植林下有机三七1万亩,着力打造“澜沧三七”全国著名地理标志,力争实现林业产值13亿元。

  重点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力争实现茶叶产值19亿元。积极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智慧农业建设。促进绿色工业产业发展。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县域经济崛起的新动力。

  继续实施蔗糖提质发展计划,力争实现蔗糖产值6.71亿元。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澜沧铅矿老厂深部资源接替技改工程、澜沧锦茂煤业有限公司年产21万吨煤炭技改、澜沧众元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日处理6000吨选矿生产线等项目。

  全力加速推进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水运等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

  加强城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南丙河、平水河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弯河、三道箐小型水库建设,开工建设肯半中型水库,实施山区“五小”水利工程1500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农村6.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加大政策性金融资源利用力度

  一年来,澜沧县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激活民间资本,通过PPP、EPC等形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与政府合作,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和产业整合。出台“双十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1%。

  2018年在大力支持云南中云糖业有限公司和澜沧古茶公司上市工作的同时,建立健全银政企合作对接机制,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45亿元,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68.1亿元,增长13.7%。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落实民营企业奖励政策,奖励民营企业10家182.87万元。

  今年将加大政策性金融资源利用力度,扎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面抓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抓好“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特色村等开发建设,积极推行“旅游+”思路,加大传统旅游产品改造提升和新兴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创建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

  加快培育以“互联网+”为重点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优化提升现代商贸业,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网,建设一批乡村新型商业中心和服务站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边境贸易,鼓励发展中介服务、信息咨询,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记者  李锦兰)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