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永平核桃产业示范园区揭牌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9-13 10:44:1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揭牌仪式

  9月12日,国家永平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在大理州永平县正式揭牌,开启永平核桃产业集聚发展、园区经济跨越赶超新篇章。

  据介绍,永平县是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县。2022年,永平核桃产业园区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永平核桃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以核桃命名的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

园区厂房

  该园区规划面积13.49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开发面积5.3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预留面积8.17平方公里,由传统初加工和集散贸易区、在建的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区、远期预留的开发区3部分组成。其中,传统初加工和集散贸易区面积1.5平方公里,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区面积3.82平方公里,远期预留开发区面积8.17平方公里。

  永平县是大理州的“西大门”,是中缅陆路大通道上的重点节点。国家永平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大瑞铁路、杭瑞高速公路、320国道、S234省道和在建的云永昌高速公路穿园区而过,园区向西离瑞丽口岸300公里、向南离清水河口岸300公里,具备发展外贸经济、口岸经济的优良条件。

入园企业

入园企业

入园企业

  2013年以来,该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0亿元,先后建成园区干道5条,标准化厂房7栋、1.2万平方米,人才公寓60套,引水管道17公里,配套建设了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年运量250万吨铁路货场、35千伏增量配电变电站等设施。目前,园区内已经培植了果亮和木元2家产值达亿元以上的核桃产业龙头企业,同时引入了云南厚生科技公司、云南硬碳科技公司、云南农垦集团等龙头企业参与核桃生产、加工及系列产业研发。园区内正在建设的新能源电池先进电极材料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消纳核桃壳5万吨、产值可达2.5亿元以上;正在建设的云南厚生核桃三产融合项目,建成后年精深加工核桃干果10万吨、综合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正在建设的云南农垦核桃标准化加工项目,建成后年处理核桃干果1万吨、核桃仁1万吨,综合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

核桃初加工一体化生产线

  永平县是滇西地区的核桃集散、交易、商贸中心,目前全县从事核桃加工的经营主体达900多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核桃企业有47家,具备出口资质的核桃企业有27家。2022年,全县实现核桃果(仁)交易额28.51亿元。

  国家永平核桃产业示范园区正式揭牌后,永平县及相关各方将全力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将永平县打造成为滇西核桃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力争到2025年全县核桃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记者 孔垂炼 刘金山 永平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为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现就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出意见。

2023年09月13日 13:54

“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12日在京举行。

2023年09月13日 13:52

在国务院新闻办12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围绕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介绍了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09月13日 13:45

各地正加快基本养老服务制度设计,多数省份已出台实施方案,民政部也将督促指导尚未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的地方尽快在年底前出台。

2023年09月13日 13:44

为了保护好野生滇金丝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响古箐村民小组的傈僳族村民余建华已经坚守了28年。

2023年09月13日 13:22

一份工作融入使命便是事业,坚守平凡伴随忠诚便是非凡……

2023年09月13日 12:24

9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主持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树牢抓民营经济就是抓高

2023年09月13日 11:11

9月12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3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云南省5家企业上榜。

2023年09月13日 11:05

全覆盖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3年09月13日 11:05

日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云南省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2023年09月13日 10:53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