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一方文明于帧幅之间 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三季)精彩继续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10-12 10:18:0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记者从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自 2023年8月16日起,由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品的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三季)有69集作品在全国20 多个媒体平台同步更新。此前,《美丽云南》(第三季)已成功发布作品31集,累计播放量超 8000万次。

  据介绍, 2019年,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开全国之先,开展全国规模最大的省情微视频推广工程,以微视频的方式讲述云南故事、建立云南“地名库”。《美哉云南》(第一季)《美丽云南》(第二季、第三季)通过深入16个地级行政区,走访25个少数民族,耗时5年,迭代3季,将大美云南的山川河流、风土民情、史志文化融会贯通,凝萃一方文明于帧幅之间。截至目前,整个系列共产出作品346集,全网点击量超7亿次,累计收获粉丝33万+,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和一致好评。

  其中,作为互联网“数字原住民”的Z世代年轻观众更是积极参与互动、分享,通过点击“在看”、弹幕讨论、社群内推和话题发酵等形式,助推作品“走出去+请进来”,掀起了知滇、爱滇、入滇的浪潮。

  自2019年启动省情系列微视频项目以来,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一直坚持在文化强国建设理论创新方面进行更大力度与更高高度的精研深思,并持续付诸火热实践之中。俯瞰39.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云南是“永不回应的高冷雪峰,孕育生命的热带雨林,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也是静谧旖旎的高原湖泊,更是26个民族的世代居所和精神家园”。

  在《美丽云南》(第三季)省情系列微视频的创作创新上,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紧密围绕四个“度”,厚积薄发,精益求精,让深厚史志的表达更具叙事性,让器物景致的展示更加饱满鲜活,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辉煌灿烂的一方文化触手可及。

  以云南源远流长的历史为轴,具有空前的深度

  云南深厚璀璨的历史文化,是多民族文化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在险崖绝壁之中驶过百年的滇越铁路、以热血报国的南侨机工、烽火中生生不息的迁滇企业……云南穿过历史的硝烟,在岁月里辗转沉淀,拥有了时光的厚度和说不尽的云南故事。

  无论是唐宋时期以洱海为中心的南诏和大理,还是玉龙雪山下纳西族土司直到清朝末年的世袭治理,抑或是民国时期作为国家和民族后方的庇护所,吸纳着来自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智慧共御外侮,云南始终开放包容,坚持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共存。

  《美丽云南》(第三季)史事系列中,从爱国华侨陈嘉庚振臂高呼,召集南侨机工为滇缅公路的修建保驾护航,到列车轰鸣声响彻空谷深涧,贯穿了1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滇越铁路,再到融合三朝中原建筑风格,彰显纳西族智慧的丽江木府,均是对包容并蓄、特色鲜明的云南文化的记录。

  以云南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具有扎实的厚度

  《美丽云南》(第三季)深挖云南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着重打造了“云南非遗”系列。云南非遗文化,展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高度文明和文化自信。

  传承,让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生;记录,让非遗文化的生命绽放不息。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是时代使命,也是民族复兴的重任。

  珐琅银器、白族扎染、傣族造纸、傣族剪纸、乌铜走银、云南斑铜等古老质朴的传统技艺,是匠人们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代代“守艺人”的匠心和坚守。

  拉祜族的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古老傩戏“关索戏”、腾冲皮影戏等诗歌和戏剧,是伴随声音流淌的非遗瑰宝。聆听它们,就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以草木生物之灵蕴,疗愈伤病。以彝医药、藏医药和傣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为中国的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们既是历史文化的余荫,又是返璞归真的新声。

  非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洞见云南社会文化发展演变的藏宝图,让人民群众可以按图索骥,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以民族真实生产生活为依托,具有真实的温度

  云南民族文化体现了“文脉同国脉相连”。培民族之根、铸民族之魂,回望百年,只有将天南地北的心贴在一起,让千差万别的人站在一起,全民族的力量才能真正汇聚在一起。

  雪山下古老神秘的吟唱,篝火旁热情恣意的舞步,乡野间自然淳朴的民俗……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阿昌族、基诺族是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云岭之子,也是盛开在云岭最娇艳的花朵。

  《美丽云南》(第三季)“云南特有民族”系列,生动鲜活地描绘了15个民族的迁徙历史,原汁原味地展示民风民俗之美:复杂的居住布局、独特的饮食结构、华美的服饰装扮、耕作的满足喜悦、节庆的酣畅热烈……每一帧都如民族文脉传承的符号,每一秒都让民族情感得以升温。

  以高水平制作和数字传播为媒,具有超强的黏度

  《美丽云南》(第三季)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为省情的表达构建更好的“语境”,“黏”住更多人。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积极搭建全媒体矩阵。借势多家MAU过亿的数字平台,乘流量“快车”,主动与观众建立连接,让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轻松观云南之清阳曜灵,识古滇之吉光片羽,在5G冲浪中交流互鉴;另一方面,在总结《美哉云南》(第一季)《美丽云南》(第二季)摄制推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摄制审核发布工作流程(试行)》,建立了“规范、标准、高效、科学”的选题申报、确定、摄制、审核、发布工作流程。同时,还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成立了云南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专家组,聘请史志、影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专家策划微视频摄制工作,并对微视频的政治关、史实关、政策关、文字关、艺术关进行严格评审把关,确保摄制推广的微视频具有方志味、人民心、时代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方志文化需求。启用更多高精设备,融入年轻人更喜欢的叙事手法和纪实美学,释放出更多信号,“黏”住本地人,让大家更具备主人翁意识,深谙“生活不在别处”;“黏”住异乡客,让他们更加憧憬这片土地上的美人、美景、美物。

  “四度”合一,通过作品娓娓道来,却道不尽高山远岫,古迹铭文,梦里远方,心之所向。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系列、世界遗产系列、江河源系列、云山系列、云南旗舰物种系列……每一个系列都在全力展示云南之美,助推云南成为多民族多文化交流的会客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内对外传播的引领者。

  使命在肩,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将不断挖掘云南方志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泽被后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美丽云南》(第三季)69集新作品正在持续更新,欢迎搜索关注以“云南地方志”为名的 “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腾讯企鹅号、新浪微博、好看视频、豆瓣网、小红书、知乎、快手、喜马拉雅、搜狐号、爱奇艺号、网易号、优酷视频号、B站”浏览相关内容。也可登录“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官方网站,下载“读云南”App,一起发现美、传播美、成就美。(记者 孔垂炼 云南省地方志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排名全省第8位;产业投资增长21.8%,占比达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排名全省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3%,排名全省第8位

2024年02月28日 15:26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