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2024年元旦到来前夕,断头了10年的昆明市东川区至寻甸县倘甸镇公路(寻甸段)项目(以下简称“东倘公路”)终于迎来了“出头日”,为地方经济发展架上了一条“动力线”,为拉近干群关系注入了一方“润滑剂”。
据了解,东倘公路分两期建设,由原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因体制机制改革,项目于2018年7月移交寻甸县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移交前已处于全面停工状态。一期项目全长17.68千米,由市政段和二级路段组成。从2014年6月开工建设至今,因地理地质因素多次发生塌方,导致东倘公路(倘甸段)几乎瘫痪。途经东倘公路前往凤合镇、金源乡、联合乡的群众、货车只能绕行,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周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心中的一条“堵心路”。
施工现场
在倘甸镇党委、政府“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服务理念下,倘甸镇干部职工实行包村到户挂联制度,领导干部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深入村(社区),用“板凳会”“火塘会”等座谈形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收集村民的“心头事”、整理群众的“金点子”、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政府开放日”等活动,多举措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023年,倘甸镇共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分类整理形成问题清单,排出轻重缓急分而处之。2023年10月,倘甸镇将群众呼声最高的打通东倘公路议题提上行动日程。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个拖延了10年之久的历史遗留难题。
倘甸镇积极推动地方社会树立“利益链接共同体”意识,营造互敬互爱的干群关系、互利多赢的政商关系、互惠共济的民商关系。镇政府积极争取协调资源解决民生问题,并争取3家商会会员单位出资160余万元作为公益专项基金支持“断头路”项目的建设。同时,协调企业无偿支持机械设备20多台,部分群众还自发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配合政府工作,招募志愿服务司机10名、道路交通指挥员20名。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天就把5万多立方米的土方清运完毕,回填平整了47亩低洼地块,拉运26000吨毛石夯实路基。最终,安全高效地打通了这段长600米、宽17米的“断头路”。
施工现场
“我是地方人,就当办好地方事。遇到难题都会有怕的时候,但作为属地第一责任人,就要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敢啃硬骨头的底气、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志气。”面对记者的采访,倘甸镇党委书记杨朝永说,“这次‘断头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打通,全靠关键时刻地方企业和群众的支持。”
“我们的地方企业和百姓都是可亲可敬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服务好他们?”杨朝永书记的这一表达,既是诘问,更是承诺。
“断头路”通了
目前,倘甸镇已形成由村民提供、组收集、村转呈、镇汇总的季度收集汇总民生问题机制,让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及时反馈至党委政府,便于问题及时化解,避免造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倘甸镇积极梳理现存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克服畏难情绪,发起“抢攻山头战役”,集中资源和力量,靶向发力,立志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破。据介绍,倘甸镇将力争3年内,把现有的历史遗留难题全部解决。
“‘断头路’通了,心中的结少了,车开得顺畅了,发展也快了。”行驶在新打通的东倘公路上,倘甸群众步稳车疾。(记者 鲁宽 通讯员 尹亚茸 陈红 文/图)
记者手记 >>
打通“断头路”这仅仅是开始
打通十年“断头路”,这只是寻甸县倘甸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破冰行动”的开始。下一步,倘甸镇将会以愚公移山的姿态,逐步扫清政通人和道路上的“障碍物”和“绊脚石”。
民生矛盾或难题往往是多原因综合体的产物,其化解也往往需要多种方式和能力。在“断头路”的打通过程中,倘甸镇紧紧牵住问题成因这个“牛鼻子”,从谋划、沟通、协调、管理、执行、监督等多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调阅查找原始资料20多份,拜访当时相关部门及人员30多人,了解历史形成原因,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邀请技术单位作指导并进行了多次实地勘察,从地质结构、挖掘线路、土方运输、弃土处置、交通管制、资金筹集、安全保障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并充分论证,进而确定最优方案。按照术业有专攻的原则,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合理,管理科学有效。工程施工中兼顾质量和效率,做到指挥有方、管理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实现了节约成本、缩短工期、施工安全的预期目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倘甸的为民服务情怀叫好。
2024年02月28日 15:26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