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木署村蔬菜种植获丰收
蒿枝坝收获冬季马铃薯
本报记者 陈鑫龙 文/图
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源,在脱贫攻坚战中理应主动担当,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如何将高校“高大上”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接地气”的现实生产力,云南农业大学给出自己的答案——
坚持“科技扶贫为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工作思路;以“科技培训、人才培养、产业扶持”为切入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把学校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同挂钩扶贫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生物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特色紧密结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紧密结合,抓实科技推广示范,大力挖掘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努力拓宽精准脱贫、持续发展之路。
3年来,学校在姚安县、南华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镇雄县、剑川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泸水市、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发挥优势,精准施策,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帮扶成效日益凸显。
壮大产业 助姚安退出贫困县
2018年9月云南省政府发出《关于批准寻甸等15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姚安县退出贫困县。
不久前,云南农业大学一行人前往姚安县木署村开展回访工作。汽车在姚安县前场镇乡道上行驶着,大家七嘴八舌聊起了木署村的变化。“贫困户普朝华申请到了国家给予的产业发展资金和产业发展小额信贷,搞起了养殖,养了600多只鸡、10多只羊,去年收入5万多元。”“普忠一家现在已搬出了破旧的土坯房,住进了崭新的砖混小洋房。”
木署村是姚安县前场镇东部自然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和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的高寒冷凉山区村。2013年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260人,被列为姚安县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村。云南农业大学自2015年定点挂包帮扶木署村以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资源优势,立足当地资源开展科技帮扶。如今,木署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清晨,木署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里的蔬菜碧绿喜人,村民们穿梭在地里采摘着。从这里,这些优质绿色有机蔬菜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学校结合当地气候、海拔、水源等方面的优势及后勤保障需求,决定重点扶持木署村发展蔬菜产业,为当地蔬菜注入了‘生态、绿色、安全’的发展内核。”云南农业大学木署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说。学校精心选派专家团队转化科技成果,利用IPM技术,通过抗性品种、栽培措施、生物天敌等在内的作物综合防治技术,尤其是利用天敌等生物控制因子来控制蔬菜病虫害,既提高了蔬菜产量又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擦亮了“彝州高山小菜园”的名片。同时,云南农业大学扶持成立姚安县木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帮助指导蔬菜产业发展。云南农业大学负责技术指导、合作社负责市场销售和在基地示范带动农户种植,贫困户通过参与大面积种植和入股分红获得收入。同时,农大科技专家团队还帮助指导姚安县畜禽养殖、红梨种植、软籽石榴、中药材等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扶贫过程中,云南农业大学从实践中总结凝练了“六个一”(围绕一个产业,遴选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合作社,促进一个产业发展,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探索完善了“五结合”扶贫模式(将扶贫工作与学生创新创业、农民合作社、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土地利用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成效。
科技注入 打通澜沧致富道路
4月7日8点,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的院士科技小院前,一场马铃薯评比大赛鸣锣开赛。几十名种植户纷纷捧出自己种植的最大马铃薯,一一过磅称重。通过称重和专家评比,马正发、卫成金双双问鼎“薯王”之位。他俩挖出的马铃薯重量均为1.41公斤,芽眼浅皮光滑形状好,获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和掌声。
马正发、卫成金种出的“大洋芋”得益于参加了澜沧县冬季马铃薯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在为期3个月的培训里,朱有勇院士和多位云南农业大学马铃薯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指导。
2015年以来,作为中国工程院定点结对帮扶及云南农业大学科技扶贫对象的澜沧县,农业科技成为了举足轻重的扶贫助推器,激发出无限潜力。
澜沧县在中国工程院和云南农业大学的支持下,确定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科技扶贫思路,进一步找准了科技扶贫的切入点,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着力破解素质性贫困,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添新活力、新动能。
“一百天,一亩地,一万元。”这对于蒿枝坝村的马铃薯种植户来说是何等的惊喜。3年来,通过实施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以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为核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引进示范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竹塘乡党委书记黄镇说,蒿枝坝每年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200亩以上,亩产3吨左右,平均每亩收入5000元,这项收入共计100万元,户均增收1.2万元。
在澜沧县,林下三七种植面积同样逐年递增。“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朱书生说,松林气候环境适宜三七生长,松树的挥发物又有很好的驱虫防病作用。在澜沧县竹塘乡募乃村小广扎小组的一片思茅松树林下,1000多亩林下三七长势喜人。小广扎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45人,贫困发生率达90%。通过租赁林地、为企业管护林下有机三七,到2018年末,小广扎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4674元,成功实现脱贫。记者了解到,到今年年底,澜沧县将推广种植2万亩,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将成为带动澜沧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最具潜力的产业。
澜沧县马铃薯、林下三七、冬早蔬菜从无到有,面向当地农户,打通了澜沧县贫困群众的致富道路。
教育培训 助力精准扶贫入脑
扶贫先扶智。眼下,正值春耕时节。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安瞳昕到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为当地种植户开展饲用玉米的种植、管理、青贮技术培训。距离培训还有半小时,村民们拿着笔记本、手机早早赶往教室……
“与籽粒玉米相比,青贮玉米具有密度大、生物产量高、持绿性好、干物质和水分含量适宜用厌氧发酵的方法进行封闭青贮等特点,可以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大幅提高农民收入。”“青贮玉米制作所占空间小,可长期保存,一年四季可均衡供应,是解决牛、羊等所需青粗饲料的最有效途径。”培训班上,面对村民们的各种问题,安瞳昕耐心解答着,还叮嘱团队人员去田间给农户示范操作。
这样的培训,农大扶贫点的村民已习以为常。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将“教育+培训”相结合,借助学校优质的各种培训平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近4000人。学校一方面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为定点挂钩扶贫点贫困群众、村“两委”干部等提供培训;另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利用帮扶干部走访、科研项目落地、“三下乡”等多种方式,把科学技术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设在贫困群众家里。学校专家、教授深入“八县一乡”开展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000余人次。其中,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澜沧县独创的“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已经培训农民学员840名。培训班采取“半工半读”边学习边实践的培养模式,强化动手能力,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在操作中学会实用技能,自己地里的产量就是成绩。同时,朱有勇院士积极为澜沧县争取到大量项目资金,并建成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澜沧县分中心。学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形成了从入学有“绿色通道”、上学有助学金保障、毕业有“三个一百”就业重点帮扶等4年不断线的帮扶体系,为整个家庭早日脱贫提供保障。
眼下,云南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的成果已一项项留在云岭大地上。在镇雄县,实施了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和地膜覆盖栽培等科技增粮措施的推广示范;在维西县,实施了尼西鸡、牦牛、藏香猪等特色畜禽品种选育与保护、畜产品加工等项目;在独龙江乡,建立了马库村、巴坡村、孔当村重楼种植试验地,开展了玉米及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扶贫脚步不会停歇。云南农业大学将不断加大扶贫力度,提升“造血”功能,增强贫困户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在科技、人才、教育、智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方面“因地制宜”,让扶贫更接地气。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
2024年09月20日 17:13
2024年09月20日 17:12
2024年09月20日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