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变迁看边城 中越边境崛起绿色之城

来源:云南网 2019-08-08 11:23:0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核心阅读

  2017年,全县“直过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为25.58%。2018年11月动态调整后,“直过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降为10.1%,贫困发生率总体下降15.48%。

  金平县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保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全县累计发展杉木50余万亩、油茶10余万亩、橡胶50余万亩、竹子10余万亩,林下种植草果、重楼、石斛、野生三七、香草、通关藤等10余万亩。

  “以前,我从金平勐拉到建水外婆家过春节,要3天才能到;现在,开车最短两个半小时就能到。”

  “以前,金平县城很小,只有两三条街;现在,金平县城仅主要的街道就有20多条,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在蛮耗到金平二级公路的旁边,重新修建了一条蔓金高速公路。这条高速路建成通车后,直达金水河口岸,将加快金平县对外开放的步伐。”

  与越南2省5县接壤、边境线长达502公里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作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变迁翻天覆地。

  6月24日,记者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沿开河高速而下,经蛮金二级公路,直奔金平县城,近距离感受这座边境小城70年来的沧桑巨变。

  口岸热发展快

  6月25日早上,站在金水河口岸中越友谊大桥上,哗哗作响的藤条江水从脚下流过,口岸对面就是越南莱州省封土县。驻守边关26年、在金水河口岸一线工作长达19年的金水河海关办公室主任羊文龙,向记者讲起这个口岸的前世今生。

  “金水河海关成立于1956年,由于历史原因,1987年闭关,1993年10月复关。”羊文龙介绍,复关之初,金水河口岸发展缓慢,进出口的商品较为单一,量小值低,每年进出口量不足1万吨。2000年后,特别是蛮金二级公路通车后,金水河口岸的贸易得到较快发展。现在,不仅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口岸边境贸易总额也从1994年的1.4亿元提升到2018年的22.04亿元,增长了15.7倍。其中,2018年边民互市贸易额达21.67亿元,实现边民总收入812万元。

  伴随着金水河口岸的成长,金平县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金平县提出把金水河—马鹿塘口岸升级为国际口岸的目标,未来将把金水河口岸片区建成容纳10万人的国际性口岸城市。”金水河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县里正在加快口岸规划编制工作,以及金水河镇伉偭小镇建设。

  6月25日下午,记者在位于金河及勐拉河交汇处的伉偭小镇一期工程施工工地上,看到的是塔吊高耸、施工人员忙忙碌碌的景象。据了解,伉偭小镇一期工程完工后,将迎来铜厂乡、老勐镇、金水河镇、金河镇等5个乡镇27个村小组450户村民的搬迁入住。未来整个小镇规划安置约2200户村民,人口规模1至1.5万人,并将配套相应的产业发展、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

  日子好幸福来

  笔直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整齐的水泥房掩映在绿色的果树丛中,大大小小的柚子、芒果缀满枝头。6月26日,记者来到金平县者米乡上纳迷村,一派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展现在眼前。

  走进67岁的上纳迷村党支部书记张普忠家的院子,新风扑面:新修缮的房顶上安装着太阳能;客厅里摆放着沙发和高清大电视;柴房边停放着2辆摩托车;猪舍鸡舍外,摆放着新式的洗衣机……

  说起现在的日子,拉祜族苦聪人张普忠感慨万分:“‘直过民族’的今天太幸福了,就像在做梦。”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居住在中越边境的深山老林里,吃饭靠“钻木取火”,穿衣为“芭蕉叶裹身”,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今,楼上楼下,绿墙红瓦,吃得好,穿得好。

  多年来,金平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抓紧、抓实、抓严“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该县共安排“直过民族”地区扶贫项目资金2.19亿元,投入相比2017年增加82.46%。结合当地实际,围绕“提升能力素质、劳务输出、安居工程、培育特色扶贫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开展工作,有力地加快了“直过民族”地区的脱贫步伐。2017年,全县“直过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为25.58%。2018年11月动态调整后,“直过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降为10.1%,贫困发生率总体下降15.48%。

  生态美产业兴

  青山披绿,空气中悬浮着满满的负氧离子。6月27日早晨,记者来到云雾缭绕的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展现着金平县作为滇南绿色生态屏障之一的绿色之美。

  “整个自然保护区共聘请了114名熟悉林情的专职护林员。在分水岭,坚守最长的护林员已工作近30年。”分水岭管护所工作人员介绍,从1986年3月成立之初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到今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大量专职护林员的精心管护和多年付出,该保护区成为金平县的“绿色明珠”。

  来自金平县金河镇干塘村委会干塘村的哈尼族护林员陈陆,护林15年。每次巡护,他们仅携带的必需品就重达20公斤左右,既有米、豆腐皮、干腌菜、咸鱼等便于携带的食品,也有巡护途中用于休息的帐篷和睡袋等寝具。对众多护林员来讲,“风餐露宿”是巡护途中的常态,而天气多变以及可能来自野生动物的侵袭,则是工作中最大的挑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金平县绿色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该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培植经济林、珍贵用材林,同时积极封山育林,在科学规范的区域内山上办基地、山下搞加工,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保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全县累计发展杉木50余万亩、油茶10余万亩、橡胶50余万亩、竹子10余万亩,林下种植草果、重楼、石斛、野生三七、香草、通关藤等10余万亩。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山区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此外,金平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力争为当地农产品走出大山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全县计划建盖总投资为4100万元的金平县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我们正在抓紧建设蔓金高速公路,这条交通打通后,将带动全县的开放发展。”红河州蔓金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理强对金平的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金平明天更多彩

  70年,国家级一类口岸金水河口岸不断发展壮大,金水河口岸片区正朝着国际性口岸城市迈进。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构建河口、金水河口岸快速连接通道为契机,借助红河综合保税区、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建设……金平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带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为期约一周的采访,记者被金平感动着。在一派繁忙的伉偭小镇施工工地、如火如荼的蔓金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工人们争分夺秒努力工作着。在者米乡上纳迷村,县内外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精准扶贫,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真心真情。还有,边疆人民爱边、守边、固边、兴边的忠诚与大爱,感天动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金平的明天,我们祝福这座边城更好更美更幸福。(记者 伍平 刘艳琴 文 伍平 图)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