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参加完“进博会”与“南博会”的老挝茶商袁田收获颇丰,他带来的老挝茶叶销售一空。
袁田是老挝36庄园的总经理,身穿老挝传统服饰的她边沏茶边回忆:“以前老挝人都在种植咖啡,现在种植茶树也能带来经济效益。”
如今,有机种植的老挝古树茶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我们的茶叶2019年开始出口到中国,每年能够售出3吨至5吨。今年已经是第4次来到进博会,越来越多的采购商慕名到我们的展台。”袁田说,中老铁路去年年底通车后,节省了2/3的货运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老挝当地的自然条件优越,十分适合种植茶树,泡出的茶汤醇厚清香,我们的一壶古树茶可以历经15泡依然浓郁。”袁田说,选用千年以上古树芽尖所制的茶叶还曾被选为老挝国礼,成为代表老挝优质农产品的一张“名片”。
记者了解到,云南很多商家也在联系袁田,向她了解云南农特产品在老挝的销售情况。
对于中老合作,袁田说,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老挝得到许多来自中国的投资,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新建和改善了基础设施。在进博会、南博会等贸易平台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老挝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
“作为得到老挝官方原产地认证、享受免税待遇的企业,我们不但雇用老挝当地员工,还向村民传授种茶技能,并以较高价格收购茶叶,带动当地脱贫致富。”袁田说。
“在茶园栽植初期,我们邀请了中国江西的茶树专家赴老挝实地研究,指导当地员工和茶农养护茶林。”
她回忆道,有一位叫胡小明的中国专家,痴迷于研究茶树在老挝独特自然环境下的生长,宁愿睡席子、吃方便面,在茶园住了两周,昼夜观察记录,只为摸索最适宜当地的栽植技术。
中国专家的这种精神打动了当地村民。“真是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孕育这片茶林。”袁田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挝村民开始改种茶树。
从差点被村民砍伐改种咖啡,到被精心培育远销海外,老挝古茶树的命运因中老合作而改变,当地村庄贫困户的比例已从几年前的超过50%降到如今不足5%。
老挝少占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少占茶叶”)合伙人张振,通过组织少占茶参加进博会、南博会,同样收获颇丰。
他告诉记者:“我们从第2届就开始参加南博会。那时是跟着老挝工贸部来参展,希望把老挝优质的古树茶展示给更多中国消费者。由于没有独立的展位,我们只带了少量样品。没想到,5天的活动,仅3天就卖空了。”说起“少占茶叶”的南博记忆,张振记忆犹新。
首次参展就大获成功,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的“少占茶叶”当即决定,在昆明成立一家以加工、销售为主的云南少占茶叶有限公司。
第3届南博会,“少占茶叶”再次亮相会场。“第二次参展,我们在布展时加入老挝元素,展会期间还邀请团队现场表演老挝歌舞。”张振笑着说,极具特色的展位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目前,“少占茶叶”已与广东一家公司达成合作。
“随着中老铁路开通,中老两国人民交流更加顺畅,‘少占茶叶’被更多人认识。同时,‘少占茶叶’进入中国市场也多了一种运输方式。”
张振说,现在“少占茶叶”已经在北京、海南、山东、广东、四川等地有了门店。他们的“老挝韵象”“川矿高杆”“老挝古树红茶”等产品十分畅销。
“有了南博会这样影响力强、辐射面广、可信度高的商品聚集平台,让我们的产品在中国有了一定知名度。相信会有更多朋友认识、了解、喜爱上老挝优质产品。”张振说。
(本报记者 张珂)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