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三农”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建设特色农业强省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来源:云南日报 2023-08-06 15:30:2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紧扭住农民和脱贫人口增收这条主线,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

  以深化主题教育为主线,全省“三农”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刻分析新征程上做好“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短板弱项,对建设特色农业强省、做强做大高原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划定重点,将强产业促增收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强产业

  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

  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强健。近年来,姚安县紧紧抓住云南花卉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机遇,以基层组织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统筹好土地、劳动力、科研等要素,全力打造“世界花卉看云南,云南好花在姚安”优势品牌。“我们要做大优势产业,夯实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壮大产业主体,激活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引擎,紧盯花卉产业发展趋势,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方法,以优质资源整合、功能区域划分等为抓手,打造高标准智慧花卉产业。同时,坚持种源的‘国外引进+国内创新’双管模式,打破优质种源困境。”姚安县云秀花卉有限公司行政经理谢芸说。

  我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独特优势,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琰表示,将按照“三法三化”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聚焦“1+10+3”重点产业做强高原特色农业,督促各地健全完善“六个一”工作机制,抓好种业、设施、加工、冷链物流、乡村旅游5项重点工作。加快出台设施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及支持政策,谋划储备一批项目,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冷链物流等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业市场主体,组织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实现“三个全覆盖”。

  持续扩大农业投资、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走好特色农业强省之路。“选好产业引入布局才能发挥出招商引资的作用,推动产业转型提质。”省投资促进局产业一处处长张伟表示。省投资促进局将结合市场供需矛盾和需求缺口,找准延伸产业链的突破口,选好产业引入。突出核桃、咖啡、肉牛、花卉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方向,在力争引入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引导外来投资企业构建“科研+种养+加工+销售+流通”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产业潜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将优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向千亿级产业推进。

  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迪正在田间地头忙碌,开展抚仙湖生态烟区烟粮协同绿色发展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是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引擎。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我将立足自身专业基础和优势,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从品种选育及制种繁种、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协同创新,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作用。”吴迪说。

  促增收

  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利益

  我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经营性收入占48.7%,相当于有一半来源于特色产业发展。

  省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陆世军表示,要继续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为了脱贫群众增收”的鲜明工作导向。认真落实市场主体联农带农、培养致富带头人、金融帮扶等政策,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200个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和烟草专项资金支持“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动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千方百计为其拓宽增收渠道是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的首要前提。茶业集团将以开展贫困茶农原料收购合作、研发助力脱贫攻坚产品、招聘贫困茶农就业等措施,进一步助力群众提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统筹兼顾,带动农民增收。”云南农垦集团茶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恩勇说。

  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远说:“农业企业要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企业价值模式。实践证明,只有将利益与农民充分共享才能有效激发积极性,合作模式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云南东合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柏金表示,公司正在建设的特色农产品集散仓储、大宗农产品标准化分选基地项目完成后,能够带动周边经济贸易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合作带动稳定收入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30个以上,培育孵化新型农业主体、合作社、电商等80户以上,培育农村代收代购带头人、大学生星创载体50人以上,搞活商贸流通“卖出去、引进来”。 (云南日报记者 王淑娟 胡晓蓉 杨抒燕 王丹)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近年来,昆明市五华区丰宁街道虹山中路社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以贯之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聚焦解决“谁来

2023年08月08日 15:22

南博会观众购票通道将于8月9日上午9时正式开通。

2023年08月08日 14:36

7月27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闭幕后,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王予波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第17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2023年08月08日 14:26

由省委宣传部、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昆明红色文化体验馆承办的云南省“护苗2023·绿书签”行动少年红色宣讲员培训班,于8月 4 日圆满结业。

2023年08月08日 11:39

近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了《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条件》

2023年08月08日 11:21

8月10日至12日,楚雄彝族自治州迎来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为方便当地群众出行,便捷游客前往楚雄欢度彝族火把节,8月9日至13日期间,国铁昆明局在昆明至楚雄两地间

2023年08月08日 10:57

香港特区政府7日公布,经港澳两地政府磋商及同意,港珠澳大桥港澳跨境货车安排正式实施,澳门口岸跨境货物转运站将于8月8日起投入运作,港澳之间运送货物将更为便

2023年08月08日 10:40

两个《标准条件》的印发实施标志着云南省建筑工程和建材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实现了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畅通

2023年08月08日 10:26

8月7日,昆明市盘龙区云上数字赋能产业园正式启幕,推出“数字经济看盘龙”系列活动,展示该区数字经济建设重大成果,标志着昆明市打造以数字产业聚集区为特色的

2023年08月08日 09:46

“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一套完整的制度架构和流程上,其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及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民主政治愿景。”中国

2023年08月07日 18:08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