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诞生

来源:云南日报 2024-10-12 09:44:5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1950年12月30日普洱边防区司令部、政治部欢宴民族代表团代表合影。

1950年10月毛泽东主席接见云南、四川少数民族参观团。

1951年1月1日举行民族团结盟誓大会的宁洱红场。

受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感染,云南各族群众纷纷响应,此为版纳景洪各族人民的团结爱国公约(1953年)。

    云南省兄弟民族参观团1950年至1953年5月代表人数统计表。  

  “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这是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上所书写的内容。

  9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他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今天,让我们重新翻阅历史档案记载的生动篇章,重温那段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光辉历史,再现云南各族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携手奋进浇筑出的绚烂民族团结之花。

  赴京观礼 坚定信心

  1950年2月24日,云南解放,迎来了云南历史新篇章。但是,民族问题依然严峻,边疆形势十分复杂。

  云南省是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共483.35万人,占云南总人口的33.82%。1950年7月,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提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工作要坚持“民族和睦,加强民族团结,消除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工作稳步前进”的方针,并制定了通过民族上层进行群众工作、通过群众工作团结民族上层的政策。中共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以“请上来”的形式,组织民族参观团到首都北京和其他内地城市参观访问,加深各民族上层人士和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新政权的了解。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从分散居住在祖国各地的各兄弟民族中选派代表组成参观团,到首都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根据中央指示,中共云南省委和各专区做了大量争取团结各民族上层的工作,动员组织他们参加西南民族参观团。当时全国共组织了7个国庆参观团,由43个民族(含支系)的158位代表组成。西南民族国庆参观团推选出64位代表,其中云南代表53人。普洱专区的代表最多,普洱地委共动员了35名包括傣族、傈僳族、拉祜族、卡瓦族、阿卡族、濮满族、汉族等民族的土司、头人参加参观团。

  中共中央对来自全国的少数民族参观团高度重视。1950年9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饭店设欢迎晚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国庆盛典。云南各民族代表和其他参观团代表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东侧观礼台观礼。10月3日晚,各民族代表在怀仁堂向中央领导献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领导人及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了献礼大会。云南参观团成员、澜沧县西盟佤族头人拉勐等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西双版纳傣族代表召存信、刀世勋、刀承宗、刀卉芳等代表西双版纳各族人民送出了礼物——象征宣慰世袭权力的金伞。国庆大典后,云南参观团成员参观了首都的工厂、学校和名胜古迹,随后又到天津、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的工厂、学校、文化机构、农牧场等参观访问,历时63天。期间,少数民族代表们受到中央统战部、中央民委等部门和各地党政军领导的热情接待,受到各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新中国蒸蒸日上的新气象,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建设热情,让少数民族代表们对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光明前途充满了信心,并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相关民族政策进行了学习了解,纷纷表示要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民族团结万岁”。参观团的民族代表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们深深的想到,由于有您英明的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不仅打倒了共同的敌人,而且建立了一个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年来,我们各族人民都摆脱了奴隶的命运而做了自己国家的主人……已经以新的兄弟般的关系来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通过亲历亲闻亲见,云南少数民族代表们打破了之前的怀疑、猜忌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团结各族人民的真诚有了确切的认知,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各族代表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真诚爱戴,增进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团结意识。来自普洱专区佤族代表澜沧蛮售岩城诏法头人岩汞、澜沧卡瓦山莫列王召糯相傣文秘书麻哈允说:“来的时候非常勉强,后来一天比一天好,一家比一家好,一地比一地亲热,心头才慢慢的安定下来。”德宏芒市傣族土司代办方克光受邀参加赴京参观团时心存疑虑,中共中央西南局和中共云南省委十分重视方克光这样一位在德宏极有影响的土司代办,多方动员劝导,他勉强同意赴京。经过一系列实地参观访问后,方克光深受震动,他在代表感言里这样写道:“自信马列主义适合多数人的思想,是可靠的,是不能稍有怀疑,若不到京沪观光,何能解此疑团。”由隔阂到了解,由怀疑到信任,代表们在参观访问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新中国,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心,也认真了解学习了党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思想认识得到了根本性转变。

  各民族代表们回到家乡后,纷纷向当地群众讲述亲闻亲见,传递观感,宣传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对当地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1950年至1954年,云南先后组织了45次民族参观团,包括各民族各阶层代表4170人,分别到北京、重庆、昆明等城市参观。通过亲身体验,越来越多少数民族群众坚定了信心,加深了对党的民族政策的了解,深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会盟立誓” 永跟党走

  为扩大这次赴京国庆观礼活动的影响,团结教育更多的民族上层人士,普洱地委和专署,在请示省委同意后,决定在观礼团代表返回后,举行全区兄弟民族代表会议,传达代表们的亲历亲闻亲见。

  新中国成立后的普洱专区,辖现在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市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区域内分别聚居和杂居着哈尼族、傣族、佤族、拉祜族、基诺族、布朗族等26种民族(含支系)。由于当时不通公路,从边境各县到昆明需要20多天,参加国庆观礼团的代表们回到普洱已经是岁末了。

  12月27日,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召开,来自当时全区15个县26种民族的头人、首领、酋长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共300余人会聚一堂。会上,观礼团代表讲述了国庆大典的盛况和毛主席在怀仁堂亲切接见民族代表的情景,与会各兄弟民族倍受温暖、群情振奋,一致表示要相信共产党、拥护毛主席,要搞好民族团结、发展生产、保卫边疆。观礼团代表澜沧县西盟土司代办李保建议,要用佤族习俗“剽牛”“喝咒水”的祭典仪式来表达普洱专区各民族大团结;佤族代表拉勐建议用大石头来记录相关内容,代表们一致赞同。

  1951年1月1日,3000多名各族群众参加了在宁洱红场上举行的民族团结盟誓大会。普洱地委、行署、驻军的领导和代表们一起喝了鸡血酒,按照佤族重大祭典习俗推举拉勐进行了隆重的“剽牛”仪式,并共同立下誓词。随后,48位代表人士分别用汉文、傣文、拉祜文在这份民族团结誓词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会盟立誓,刻石铭碑”来表达普洱各族人民团结到底跟党走的决心。

  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它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云南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开始。1986年3月,民族团结誓词碑被普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1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被地级命名为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8月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2010年8月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23年入选教育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

  歃血盟誓、签字勒石,75字的铮铮誓词是云南各族儿女一心一意跟党走的重要表征。70多年来,云南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团结一心、共建家园的庄严誓言。

  (殷俊燕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馆)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近年来,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众多山区和半山区农户提供了增收新途径。

2024年10月12日 09:46

最近,丽江羊肚菌干货俏销市场,为广大消费者增添了一道美味食材。

2024年10月12日 09:45

9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2024年10月12日 09:44

近日,走进云南鹤庆产业园区,鲜花盛开、树木葱郁,放眼望去,整个园区草木繁盛、绿意盎然。

2024年10月12日 09:41

一图速览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意见要点

2024年10月12日 09:35

10月11日,“海珠湾”号客轮停靠在广州的琶洲港澳客运口岸,从香港国际机场(香港海天客运码头)而来的120余名乘客纷纷下船。

2024年10月12日 09:30

近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共同研究商议,以全国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专班名义下发通知。

2024年10月12日 09:28

近年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农民增收打开更大空间,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2024年10月12日 09:26

报告显示,2023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94.8万人,比2022年增加29.7万人,为近8年来增量最大、增速最快。

2024年10月12日 09:24

当地时间10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老挝主席府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

2024年10月12日 09:21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