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云南省教育厅对曹惠仙等499名2020年度云南省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普洱市西盟县岩东、李娜迫、何成坤三位老师名列其中。
这三位老师为何能入选,他们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岩东(供图)
岩东:家乡有养育之恩,愿用一生来回报
“我叫岩东,30年教师生涯对于我来说,是责任,也是在感恩!”
1988年,高中毕业的岩东成了他朗村小的一名乡村代课老师,乡村代课的经历让他爱上了这群孩子,爱上了这个职业,从此便和乡村教师结下了不解之缘。1989年,考入“民代班”的他,正式成了他朗村小学的乡村教师。这一年,他21岁。
“1994年,我通过学校岗位培训,可以胜任校长岗位,我选择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勐梭镇秧洛村小任教,因为当时我们村里老师太少,很多孩子都因没有老师,上不了学。”岩东说。
对于家乡的学校,在他记忆的最深处是一间用竹子围建成的教室,没有黑板,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简陋的学校环境,他至今难忘。
“当时,我被村小分配到秧洛村组里的学校,就带领学生家长自己动手建教室。”对于过去的经历,岩东记忆犹新地说,因为村里部分学生父母文化低,教育观念淡薄,使得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当时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走路去家访,还不招家长待见,只能苦口婆心地和家长沟通。”岩东说,因为大部分家长都不会说汉话,为了交流,他还专门去学习了拉祜族语言。
虽然艰难,但教育的艰苦并没有打倒他,反而使他更加坚定信念,哪怕条件再差,他也在坚持传授知识。“我始终把教师这一行业看成自己的生命,自从走上讲台,自从看着台下孩童稚嫩的脸,看着他们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股责任感就油然而生。”岩东说。
在乡村小学教师这一岗位上,岩东一干就是25年。他一直兢兢业业,脚踏实地,默默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基层。“秧洛村是我的家乡,这里生养了我,我就得报答它。”岩东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村里的日子好了,学校也变美了,岩东老师却从校长岗位上退了下来,专心做他的教学工作。“现在我的身体不如年轻的时候,得让年轻人承担一些责任,我就专心教学。”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功成名就。读书,是农村孩子的一条重要出路,岩东便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栋梁之才。回顾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岩东想回馈给家乡的,也许就是这条“教育之路”。
李娜迫(供图)
李娜迫:用我的一生,去守护家乡的孩子
“我叫李娜迫,自从加入到人民教师的队伍中,我就决定了用我的一生,去守护家乡的孩子!”
1990年,刚从澜沧民族师范学校毕业的李娜迫,带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无限憧憬,进入了教育行业。可是,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被分配到新厂乡阿莫村林场小学任教的她,面对两间连课桌椅都没有的教室,让她无比迷茫,但当她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时,她选择坚持下去。
没有课桌,她就和村、组干部沟通协商,组织村民伐木换取了20套课桌椅。当看到孩子们第一次坐到了桌子上学习文化知识时,她清楚地知道,这将是她一生的职业。
“曾经有过转职业的机会,我放弃了,也不知道为何要放弃。我就觉得,我这一辈子就只有当老师这一条路可以走。”李娜迫说。
自从走上教育这条路,其中滋味只有李娜迫自己知道。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老师,她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的一株清雅的百合,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了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看着她们的成长变化,看着她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为了孩子,她把绚丽的青春与时光毫不保留地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做着“平凡”的事。
“她是农村孩子的‘知识库’,她是勇于挑战的人民教师,她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老师。”这些都是同事对李娜迫的评价。
“西盟的孩子们踏实、淳朴,有着最纯净的心灵;我就想着,能够给予他们‘远航的能力’,走出大山,看看大山之外的世界是如何的精彩。一路走来,我也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力量,孩子们带给我的点滴感动,我也将铭记于心。”李娜迫说。
常年操劳,让李娜迫身患高血压、糖尿病,但她却始终坚持带病上课。2018年11月5日,她生病坚持上课三、四天仍不见好转,后来高烧不退只能到医院住院治疗,但她是一个班主任,一心想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只在医院住了5天就要求出院。
青春流逝,李娜迫虽然已不再年轻,但是在她钻石般的人生里,她始终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 “教书育人”的誓言,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改变大山里孩子们命运的使命。
何成坤(供图)
何成坤:这些孩子都是我的宝贝
“我叫何成坤,教育事业是我的挚爱,也是我的终身追求,做一名普通的乡村中学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
何成坤是个“外乡人”,25岁时来到西盟县力所乡中学任教,就把根扎在了这里。西盟县力所乡是拉祜族乡,初到力所乡的何成坤,因为语言不通,让他很难走近孩子们中间。为了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他开始学拉祜语。同校的拉祜族老师,乡里的群众都成了他的“老师”。
“我们教书的,就是要多勤奋一点,自己多学一点。时刻想着孩子,为了孩子,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何成坤说。
从教25年来,何成坤担任了9年的班主任,25年如一日,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在学校,他是一名“万能”老师,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科目,他一样不落地教了个遍。
在课余时间,他是“辅导员”,乡村孩子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他就手把手的教让他们学懂。他是严师,更是慈父,他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
何成坤说:“过去乡村老师少,每一位老师都会‘身兼数职’,这也没什么,就是自己要多学,才能让这些孩子更好地把知识学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何成坤通过自己的努力,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县乡镇学校前列。2005年9月,他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2011年9月,他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15年,他被评为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016年,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勤工俭学优秀个人
25年青春岁月,人过半百!他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西盟,却始终践行“用高度的责任心去感染学生,用爱心去关心鼓励学生”的人生的信条。
“25年前我选择了西盟,这里就成了我的家,这里的孩子就成了我的亲人。‘教书育人’是我们老师的天职,我希望我还能再干个10、20年。”何成坤说。
2019年,西盟县率先在直过民族地区实现了脱贫摘帽,下一步,西盟县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而乡村振兴,必将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愿做“春泥”的乡村教师。
今天是第三十六个教师节,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群可爱、可敬的乡村教师。同时,也让我们一起祝愿所有的人民教师,节日快乐! (李毅、普思)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