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生命最后一程的守护者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12-12 10:09:2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冬至将至,在这个祭奠先人、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时节,让我们把目光聚焦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是接运工,有的是火化工,有的是驾驶员……他们就是殡葬从业者,他们用温情、细致、专业,守护生命最后一程,让逝者安息,给生者慰藉,让殡葬服务也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杞云昆:13年坚守接运工作

  2008年,31岁的杞云昆来到昆明西郊殡仪馆工作。刚到殡仪馆的时候,杞云昆从事厨师工作,一年后调到业务科接运组,负责逝者接运工作,从此一干就是13年。

  “在进殡仪馆前,我干了12年的厨师工作,刚调到殡仪馆上班时,因为之前从来没接触过这个行业,也没想过要跟遗体打交道,想到以后要经常跟遗体打交道,心里有点紧张,也有些好奇。”杞云昆说,记得他第一次出车的时候,跟接运组一个师傅,一起去八街街道接运一位过世的老人。“当时去到那里,因为是第一次去亲自搬运。心里虽然有点紧张,但去之前做了心理建设,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很安全地接回了。”

  大概花了三四个月时间,杞云昆才慢慢适应了这份工作。工作中,杞云昆接触了很多的遗体,有在家里去世的,也有在医院里去世的,还有很多是交通事故、溺水,或是从高处坠落、火灾等意外去世的。平均每年要接运800具到900具遗体,从事遗体接运工作13年时间,共计接运上万具遗体。

  令杞云昆感到欣慰的是,家里人和身边的朋友现在都很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这个行业,支持工作。”

  李国振:生命终点的护送者

  他们是人生路上最后一程的送行者,是生命终点的守护人。接运逝者,是李国振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从遗体接运工再到殡仪馆驾驶员,十多年来,李国振一直和遗体打交道。

  2008年,年仅20多岁的李国振成为昆明西郊殡仪馆的一名接运工。由于之前在公墓上做绿化工作的经验,加上年轻,李国振从事遗体接运工作时,很快适应了这项工作。

  工作14年来,李国振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村子、小区、医院。接运遗体时,一开始也容易受到家属悲痛情绪的感染,再到后来的习以为常,李国振如今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份工作。

  疫情期间,李国振的工作又多了一份消杀的责任。出车戴口罩,高风险区、封控区要穿防护服,每次进出都要用消毒剂对车子、人进行喷洒消毒。

  在工作的14年里,李国振看惯了人生后事,对生命尤为敬重。“人生一辈子很短,要珍惜生命……”他说。

  蔡永昆:30多年如一日的送行者

  1990年,年仅21岁的蔡永昆来到刚建成不久的昆明西郊殡仪馆,这一做就是32年。

  在殡仪馆工作,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遗体。那时,西郊殡仪馆刚建成不久,来火化的并不多,一个月大概几十或百来具遗体。初来时,蔡永昆心理压力大,也比较害怕。随着殡仪馆步入正轨,蔡永昆不断地接触,不断地克服。现如今,53岁的蔡永昆已经是火化组的组长,已然是殡仪馆的“老师傅”。

  很多人认为火化工是跟遗体打交道,但在蔡永昆看来,自己的工作不仅是服务逝者,也是服务生者。蔡永昆会以最大的耐心对待每一位活着的人,以抚平他们内心的伤痛。

  “人的一生,活着就活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都会走这一条路。”从事这份工作,蔡永昆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怕他们忌讳,蔡永昆连亲戚平时都很少走动。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生活的向往。在他看来,高高兴兴是一天,愁眉不展也是一天,活着就要好好珍惜。

  陈玉山:给予人生最后一程从容与体面

  58岁的陈玉山是昆明西郊殡仪馆业务科的一名火化工,从1998年9月1日至今,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24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工作。

  因为殡仪馆是一条龙服务,火化工也负责遗容化妆。因为相对特殊的工作性质,他们比普通人更多地思考生命与死亡。陈玉山说:“干殡葬二十几年,最大的感触,是要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人的一生很短暂,能为社会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对人要和蔼。不管任何人,能相识是一种缘分,要诚信待人。”这些话,是陈玉山时常对家人、亲朋好友说的,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人与做事,他也是如此。(昆西)

责任编辑:刘金娇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12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分别发表题为《继往开来,携手奋进 共同开创中海关系美好未来》《弘扬

2022年12月12日 10:20

12月11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云南省国资委指导,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主办,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

2022年12月12日 10:20

殡葬从业者,他们用温情、细致、专业,守护生命最后一程,让逝者安息,给生者慰藉,让殡葬服务也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2022年12月12日 10:09

为进一步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落实“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要求,昆明市西山区通过规范关键环节、服务标准和监管要求,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

2022年12月12日 10:05

12月9日至10日,上海市代表团到云南省考察交流,沪滇两地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

2022年12月12日 09:30

努力把“会员之家”打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参政议政的平台、开展组织活动的家园、宣传交流合作的窗口。

2022年12月12日 09:29

记者从省能源局水电新能源处获悉,我省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开发建设,6个常规抽水蓄能电站已取得审查批复意见,各项目钻探孔及地勘平硐正在有序开展。

2022年12月12日 09:25

12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2022年12月12日 09:00

我省于2022年10月启动了2022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遴选工作,拟推荐建设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2022年12月09日 20:59

  12月9日,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红河高质量发展研究》新书发布会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2022年12月09日 18:3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