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让南京看得见来处望得见未来充满活力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阐述自己对历史的态度。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这座古城正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期许的方向发展,如今的南京,看得见来处、望得见未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说:“我们一定会更加重视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今天,走在南京老城内,人们能看到诸多不同年代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这得益于江苏名城保护相关顶层设计及时出台。2002年,江苏省颁布施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申报、公布、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及相关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2005年,南京市构建了“五类三级”保护框架体系,囊括物质和非物质、文物和非文物、地上和地下的人文自然资源,坚持“能保则保、应保尽保”,全方位保住南京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文化遗产和重要建设成果。
南京市小西湖(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扬州市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等老城保护更新的典型案例,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通过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江苏多个历史文化名城可看可逛可玩的地方越来越多,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再上新台阶。
“延续城乡历史文脉,重在保护、贵在传承。”王学锋认为。她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并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建立政府部门、专家、实施单位、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鼓励各方主体参与保护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建造技术、建造工艺、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水平。
下一步,江苏省将持续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让历史文化名城更有活力。以南京为例,依托老城文化底蕴,计划通过共谋、共建、共享的方式,邀请市民游客参与老城保护利用,构建更多具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公共开放空间,用微空间塑造城市大形象。 (新华日报记者 刘春)
2024年03月11日 16:41
2024年03月11日 16:31
2024年03月11日 16:15
2024年03月11日 16:07
2024年03月11日 16:00
2024年03月11日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