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哈哈,奔现了。”这是陈国玲来到畹町口岸所在的瑞丽市畹町镇与网聊近3年的“信访网友”第一次见面时,对方一边笑着一边抱住了她。
“哎哟……”“你好……”这是陈国玲又一次到瑞丽市勐秀乡户兰村缅籍妇女陇南家回访时,双方远远就互相打招呼。
“大爷,这份协议你仔细看看。”这是在玉石买卖引发的一起纠纷调解现场,陈国玲苦口婆心、一字一句地带着73岁的当事人确认调解协议。
在边境小城瑞丽市干了13年信访工作,陈国玲总结自己每天的生活:服务群众、累并快乐着。
陈国玲(右)走访村民。供图
用心用情 服务群众“不打烊”
瑞丽市,隶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三面与缅甸接壤,多民族聚居。
2011年,陈国玲从统计部门调入信访部门,工作对象从数字变成了群众,开启了“不打烊”模式。
中午,她劝导群众,站在直射的日头下三四个小时,眼睛留下了不能看强光的毛病;周末,接到住户的燃气管道漏气投诉,她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联系市发展改革局、天然气公司、物业公司和业主代表进行沟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下着雨,有群众信访,她在;半夜,有游客用餐后不适,她还在。陈国玲因此得了个“三常”干部的称号——半夜被群众电话叫醒是常态、加班是家常便饭、金嗓子喉宝是常备药。
某天夜里,陈国玲忽然收到一名糖尿病患者给她发来的300余字求助短信,反映自己无法买到所需的胰岛素。几经辗转协调,陈国玲完成了素未谋面的求助人的委托,并在之后与求助人成了“网友”。直到最近,两人完成了本文开头的“奔现”。“很多时候网上信访与群众并不碰面,但他们都对信访干部充满期待,所以,我们不能辜负。”陈国玲说。
共情尽力 “阿玛刚叠”人人夸
陈国玲与陇南的相识同样起源于困境。
2016年某天,陈国玲正准备下班,看到接访员面对一名说着缅语夹杂景颇语的妇女很着急。陈国玲试着用景颇语与对方交流,知道这名缅籍妇女陇南的丈夫是肝癌晚期病人,公公、婆婆都是残疾人,孩子要上学却还没办理落户。第二天,陈国玲邀请派出所社区民警一起上门提供“一站式”服务,完成了两个孩子的落户。自此,到陇南家中走访成了陈国玲的习惯。
陇南所在的户兰村200余户村民中涉缅婚姻有30余户,是大量外籍人士在瑞丽市这个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缩影。
2023年10月,陈国玲联动相关部门,成功帮助6名外籍人员追回拖欠的4万元劳动报酬。听到信访人连连夸自己“阿玛刚叠”(在缅甸语中是“好大姐”的意思),陈国玲很开心。
陈国玲介绍,处理涉外的婚姻、劳务、买卖纠纷,德宏州形成了“三个一”调解模式,即始终坚持“协商一致”的理念,每个乡镇成立一个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构建一个多种方式为一体的调解工作体系。“有了这样的支持,我敢放心大胆地干工作,成效也很明显。”
释法明理 幸福花开和谐来
“陈姐很善于倾听,不管群众的诉求是什么,她都能用耐心让来访者敞开心扉。”“陈姐很有方法,不管多难,她总能打开突破口,协调各方尽力而为。”……在同事心中,陈国玲十分靠谱。然而,陈国玲却时刻不敢放松:“信访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相关,当前,随着信访工作法治化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把工作做得越来越细致深入。”
瑞丽市姐相镇居民刘某因其种植稻谷多年未享受国家粮食补贴政策,通过信访反映,并多次对答复意见表示不满,提出复查申请。陈国玲带着复查工作组成员实地走访当事人,前往相关部门查阅当地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年报表、粮食种植补贴发放花名册及大量政策文件,给出数据、政策、情况翔实的复查意见,明确刘某不应享受补贴。虽然结果不符合预期,但是,刘某却心服口服,送来“一心一意为人民,尽心竭力办实事”的锦旗。
13年间,身为景颇族的陈国玲穿梭在瑞丽市的村村寨寨,接访群众3万余人次,为群众解忧,为发展和稳定助力,先后获得“瑞丽好人”“德宏州巾帼脱贫先进个人”以及省级“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信访先进个人”等荣誉。
“家人也被我发动起来参与预防法治化。”陈国玲的丈夫被陈国玲带着参与“三·三”制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村小组调解3次,无果则村委会调解3次,最后再经乡镇调解3次,尽最大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陈国玲说,她期盼着边疆越来越繁荣和谐。(记者 岳晓琼)
2024年06月18日 10:49
2024年06月18日 10:47
2024年06月18日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