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来源:新华网 2023-09-08 10:36:4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搬迁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日前,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举办的“全国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政企代表、专家学者、公益组织负责人等,从各自角度对“接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走深走实”进行探讨,分享真知灼见。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指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应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积极探索资源筹措机制,以新型城镇化实现易地搬迁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当下,要因地制宜开展搬迁后产业支持、教育扶持和就业帮扶,坚持“扶上马,送一程”,通过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赋能,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河证券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红寺堡区坚持顶层设计服务全局战略,优化整合各类资金资源,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新格局:从红酒、滩羊、黄花菜等诸多本地特色产业,到住房、教育、医疗等重要民生实事大事,红寺堡正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调动各界力量,分享发展红利。可以展望,在红寺堡移民搬迁后半段,政府用“乐业”保“安居”,借“巧实力”助搬迁群众稳步脱贫致富奔小康。

  教授级高级经济师许豫宏认为,当前红寺堡区已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未来其以“城乡融合、农工融合、文旅融合”为主要发展方向,立足农特优新区域公用品牌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产业链行动”“运营商行动”“新业态行动”“孵化器行动”四大行动,逐步构建起本土发展闭环,可让农工商融合发挥最大价值与效果,并着力打好地域特色文化基因和地域品牌运营、传播的组合拳,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北京壹方城联合创始人柳俊分享了壹方城主导建设的“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小镇”案例,并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红寺堡区实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完善企业服务常态化帮扶机制,打造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二是做好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培育与提升,发展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特产品深加工业态,增加名优特产附加值;三是打造县域特色营销平台,解决好区域特色产业销售渠道和就业渠道。

  好好生活文旅集团创始人谢翅表示,当前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三大方向是大文旅、微度假与新商业,他以“云南丽江·玉湖村”这一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例,阐述了乡村振兴开发模式的方法论。谢翅介绍,优质的文旅企业可以帮助红寺堡区讲好移民精神与民俗文化的生动故事,做好本地区“物进城,人下乡”的连接器,合力闯出一条农文旅教区域品牌发展的新道路。

  红寺堡人有句老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话饱含着深情更是25年来红寺堡不懈地奋斗历程。湖北先秾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广军现场感叹红寺堡区的发展与变迁,并结合其主持的“湖北先秾坛·神峰山庄”这一成功案例,就企业参与易地搬迁工作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企业要做好两件事:农业做真产品、旅游做真服务。如对生态农产品采用“标准化种养殖”模式、做好“订单化种植”打通农业供需两端、盘活乡村周边资源而打造文旅深度体验等等,都需一以贯之地以品牌化思维运营农特产品,最终用产业就业助易迁后扶,以联农带农帮群众致富。

  “全国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中共吴忠市委员会、吴忠市人民政府与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共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员会、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承办。

责任编辑:李茂婕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排名全省第8位;产业投资增长21.8%,占比达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排名全省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3%,排名全省第8位

2024年02月28日 15:26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