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易门箐社区:加盖新楼房 过上好日子

来源:云南日报 2024-10-10 17:07:2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兰坪县易门箐社区。

  傍晚,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易门箐社区搬迁户熊建华刚刚打扫好新建的二楼房屋,之前来帮忙盖房子的村民们正坐在客厅里聊着家常,熊建华的妻子正在一楼厨房忙着给乡亲们做特色美食漆油鸡。

  “家里人口增加了,一层楼房不够住了。趁着天气好,加盖一层,现在也完工打扫好了。”看着崭新的房屋,熊建华满心欢喜,憧憬着春节和家人们团聚的场景。

  2016年10月,熊建华从地处高山的弩弓村搬迁到离通甸街不远的易门箐社区,拥有了125平方米的楼房,还有小院坝和菜园子,别提多满意了。

  “以前住的是木料房,冬天特别冷。每逢下暴雨,时不时会出现泥石流、滑坡。”熊建华说,最苦的是孩子,要翻山越岭步行五六个小时才能到通甸中学读书。

  从高山村寨搬到易门箐社区后,熊建华外出务工,妻子在集市做些小生意,有时还就近到车厘子基地务工,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几年下来,除了日常开支,还攒下了一些钱,两口子决定加盖一层楼,让家里人有宽敞的地方住。

  易门箐社区共安置通甸镇、河西乡12个行政村205户880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初期,通甸镇就考虑搬迁户因人口自然增长导致住房面积不足的问题,统一采用“建一打二”的建设模式,即建设一层安置房,但预留两层房屋基础深度,保障后期群众加盖安置房的需求。

  像熊建华一样,搬出大山后努力拼搏,希望住好房、过上好日子的搬迁居民还有很多。

  在通甸镇高原蓝莓基地里,搬迁居民熊仕全正熟练地为蓝莓搭建雨棚。

  “搬到集镇,最大的好处是就业岗位多,挣钱门路多。”熊仕全笑着说,搬到易门箐社区后,他经过培训成为蓝莓基地管理员,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妻子在社区介绍下到丽江务工,一个月收入4000元,日子越过越顺心,家里去年就加盖了一层楼房。

  “镇里针对有加盖新楼需求的农户,统一按照户申请、村审批、镇审定的模式进行安置房加盖申报。我们还派出专门的工作组,对农户安置房加盖工作进行指导,制定‘一户一方案’,要求居民在不破坏房屋主体结构、不改变房屋整体风貌的原则下加盖新楼,过上好日子。”通甸镇项目办负责人说。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兰坪县在建设帮扶车间,发展高山杂粮、蜂蜜、中药材加工等富民产业的同时,把搬迁居民技能培训、素质提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合工会、人社局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资源,按照搬迁居民和群众意愿,以持证就业为标准,着眼于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和务工市场需求,在社区、建筑工地、农业产业基地开展现代农业采摘加工和建筑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努力将搬迁居民变产业工人、技术型工人,实现多渠道就业。2023年,易门箐社区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王珂 文/图)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4年10月10日 17:07

村民们不仅挪出了穷窝,更“搬”出了幸福生活。

2024年10月10日 17:04

一幅幅美好温馨的画面在曼加坡坎村延展。

2024年10月10日 17:02

撬动产业快速发展,全力助推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24年10月10日 17:00

为期5个月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货物进出口通关效率显著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畅通。

2024年10月10日 16:53

国家统计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2024年10月10日 16:47

记者9日从第六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了解到,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将从4方面提升质量效果。

2024年10月10日 16:47

目前,西南地区已进入一年中多雨的时节,未来几天这里仍将是我国降水最为集中的区域。

2024年10月10日 16:41

2024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女性青年科学人才奖”颁奖典礼9日在巴黎的法国科学院举行。

2024年10月10日 16:41

当地时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老挝万象出席第27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

2024年10月10日 16:3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