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2-09 16:15:3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第一课讲了什么、有何深意?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重点谈“中国式现代化”。

  主讲“新年第一课”,总书记开宗明义:“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众所周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两大理论创新,一脉相承,而又融为一体。两者最重要的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有两个维度,先纵向看——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有其必然性。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勇担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基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个举世公认的案例,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跨越60万亿、70万亿、80万亿、90万亿、100万亿、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12741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近日,江西赣州信丰县,农户在试飞植保无人机。

  再横向看——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既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也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局之年第一课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论断,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方位。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

  再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来看——我们坚持“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表示“西方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正开展“和平、可持续、公正的”现代化,这是对人类集体认识的宝贵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意味着我国打破了只有西方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迷思。

  山东日照港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22年,日照港年吞吐量突破5亿吨,同比增长6%,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超50%。

  无论从纵向看还是横向看,我们都能更深切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并生发出民族自信,从而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向前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新征程当有新作为,开局之年尤需开局之势。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认真学习总书记这堂课,开拓进取,踔厉奋发,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开好局、起好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金兴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张亚楠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2年云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95.3 %,规模在全国的排名比2021年上升3位;增速全国排名第2位,比2021年上升1位。

2023年02月09日 16:43

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保电保民生工作,华电云南公司1000余名员工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克服了云南电煤供应紧张、来水来风不好等困难,全面开

2023年02月09日 16:18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

2023年02月09日 16:15

蓊郁的森林覆盖让云南成为潜力巨大的超级碳库,全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三、四位。

2023年02月09日 16:05

2月8日,临沧市凤庆县三岔河镇青年党支部、政府机关党支部、大龙潭村党总支部、明龙村党总支部与三岔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开展“爱国卫生、绿美建设”主题党

2023年02月09日 15:54

近日,德宏迎来疫情后的第一场民族节庆目瑙纵歌节,芒市机场以特价机票和特色航旅产品为抓手,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在芒市目瑙纵歌节主会场开展了“航空+旅游”营

2023年02月09日 15:48

RCEP生效一年来,云南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深度对接RCEP,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开启对外开放新局面。

2023年02月09日 15:45

2022年,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聚焦服务新发展格局,在助力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2023年02月09日 15:34

2023年2月8日,为搭建中国医药企业到老挝开展生产、研发、销售、申报药品及中草药种植等跨境合作平台,普乔经济特区主席董洪齐拜访老挝国家卫生部直属的老挝传统

2023年02月09日 15:30

据日前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税务工作会议通报,2022年,云南税务各项改革任务有进展见成效,各项税收工作有实绩上台阶。

2023年02月09日 15:3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