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玉溪70年翻天覆地谱新章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9-08-02 17:02:0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70载风雨历程,70载春华秋实。

  建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玉溪市培育了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红塔集团,可以说靠一片叶子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一片烟叶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建国初期,玉溪市商业凋零,经济百废待兴,工业基础更是“一穷二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7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8.4%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2241倍。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透视70年来,老百姓消费轨迹的变化,看到的是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玉溪市城乡居民消费实现了“三步跨越”——从生存型转向温饱型,再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

  建国初期,玉溪市人民生活积弱积贫。改革开放之初,玉溪人每收入100块钱,要用其中的60块来购买食物,恩格尔系数接近60%,到2018年恩格尔系数回落到26%以下,消费能力大幅提升,产品供给极大丰富,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6万元和1.43万元,居全省前列,70年来平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据介绍,玉溪是全省唯一没有贫困县的州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13%,全面小康指数达到了西部标准的92.14%,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4岁,成为全省幸福指数较高的地区之一。

  建国70年来,玉溪市伴随着经济总量连续翻番,人均GDP也实现了大幅增长。2018年,玉溪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641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61.4倍,翻了近六番。70年间,年均增长7%。

  资料显示,1952年,玉溪地区生产总值只有0.66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5.1亿元,27年(1952年-1978年)增长了4.4倍,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5.3%。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总量迅猛扩张,2018年超过了1400亿元,达到了1493亿元,40年间(1979年-2018年)增长了291.7倍,翻了八番多,年均增长9.5%。

  建国70年来,玉溪市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2018年,玉溪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93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2241倍,70年间,年均增长8.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建国70年的岁月里,玉溪从一个农业市迈入了工业强市的行列。三次产结构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玉溪的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巨大变革,并且正向着“三二一”的方向迈进。

  在建国初期,商业凋零,国家百废待兴,工业基础更是“一穷二白”,玉溪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1952年,玉溪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60.7:6.7:32.6,是典型的“一二三”结构。到了1977年,玉溪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开始超越农业。伴随着工业的长足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老大”变成了“老二”。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1.9:43.5:14.6的“二一三”结构。

  建国至今,玉溪市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整个工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36.8:40.4:22.8“二一三”结构调整为1993年的14.3:69.9:15.8“二三一”结构,标志着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工业主导型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确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由“老二”变成了“老三”。2018年,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10:51.3:38.6。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愈加巩固,服务业地位日渐提升。

  70年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降低了50.7个百分点,年均降低0.7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提高了47.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09个百分点。

  经过70年的发展,玉溪初步形成了以烟草业、矿冶等传统产业为支撑,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食品业、新能源新材料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较为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1952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仅295万元,到2018年达到680.1亿元,年均增长14.2%。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串串数字,一组组图表,客观展现了70年来玉溪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建国70年来,玉溪市历届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市农业生产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8年,农业增加值151.3亿元,总量较1949年增加151亿元,年均增加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0.4倍,年均增长4.9%。

  195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3760万吨,到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60156.2万吨,比1952年增长1.5倍。

  近年来,随着“村村通”“户户通”等工程的全面推进落实,全市436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油路)、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住房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居民满意度幸福感稳步提高。

  同样,这些年玉溪市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3年,玉溪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105万元。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财政“蛋糕”越做越大。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92.0亿元,是1953年的1737.5倍,年均增长12.2%。

  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2018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325.8亿元,是1953年的14415.9倍,年均增长17.4%。(记者  李锦兰)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本次活动拟开展主题融媒报道、摄影作品征集、理论评论阐释、幸福长卷绘制、线上线下互动、宣传联盟构建等“六个一”大型网络宣传。

2024年03月11日 16:56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地处祖国南疆,拥有国际性口岸4个、双边性口岸1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4个,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多的城市。

2024年03月11日 16:45

陈真永说,大理对古城保护核心区临街商铺立面风貌进行规范提升;对古城内保存较好,具有建筑文化、历史、工艺科研价值的传统院落进行活化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41

今天,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整理长图,带您一分钟速览2024全国两会“云南好声音”。

2024年03月11日 16:38

2023年,全国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

2024年03月11日 16:31

平遥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好千年古城作为重大任务,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23

杨宗科希望,相关部委加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

2024年03月11日 16:15

王学锋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并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

2024年03月11日 16:07

石磊建议,应以古法维护,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在尽量保留传统建筑原构件、原材料、原工艺的同时,将不得不补充的新构件与原构件区分开来,并加强传统技术和工艺人

2024年03月11日 16:00

3月8日,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在青岛签订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4年03月11日 15:52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