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迁安置管理,昭通脱贫后扶“秘钥”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11-22 08:25:4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21年巧家水电移民专场招聘

  昭通,地处乌蒙山腹地。过去“路不通、业不兴、民生艰”,近年来,当地全力决战脱贫攻坚,乌蒙之地变了容颜。“十三五”时期,昭通市干部群众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指导和关心下,彻底解决了30.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

  除了政策和上级部门的关心,通过深入探寻并结合昭通实际发现,易迁安置管理,就是昭通摆脱贫穷,奔赴小康之路的脱贫后扶“秘钥”。

  “十三五”以来,昭通市坚定不移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坚持“能搬则搬、应搬尽搬、整村搬迁”原则,聚焦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六类区域”,采取“进城、入镇、进厂、上楼”+“跨县安置”的安置模式,累计搬迁8.26万户35.47万人(建档立卡7.03万户30.7万人、同步搬迁1.23万户4.77万人),建成集中安置区373个。特别是2019年,建成了以靖安、卯家湾为代表的集中安置区,其规模和难度相当于新建两个中等县城。全省19个万人以上安置区昭通就占了9个,全国建档立卡户搬迁规模前5位的昭通占了3个,鲁甸卯家湾、昭阳靖安、彝良发界3个万人安置区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

  昭通紧扣“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顺势而谋,立足实际,聚焦搬迁群众收入、民生保障、社区治理等问题,统筹推进后续扶持各项重点工作,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对照省委、省政府“稳得住”方案40个工作目标要求,昭通结合易迁实际,制定印发了《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安居”“乐业”“幸福”三步曲工作方案》《昭通市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社区治理指导方案》等文件,为县区易迁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政策支撑和依据。

  为确保易迁群众“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昭通始终坚持把产业培育及就业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作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抓手。在产业培育上,通过整合东莞、中山、深圳城市和恒大、万科等企业帮扶资源和产业扶贫资金,在安置区周边建成苹果基地1.6万亩、马铃薯基地1.5万亩、蔬菜大棚5055栋、食用菌大棚1910栋,发展香葱种植3100亩、李子4800亩、花椒1000亩、中药材3000亩、荷兰豆900亩等;规划建设扶贫车间60万平方米,建成扶贫车间45.2万平方米,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48家;配套商铺45万平方米,完成招商招租32.26万平方米,引进商家1400余户,发展餐饮、超市、批发市场、金融网点、物流、家政等商贸服务业。

  在就业帮扶上,昭通市立足于最大限度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问题,通过有组织外输、公益岗位托底、扶贫车间、配套商铺、产业培育促就业“5个一批”措施,分类施策,全市19.76万人搬迁劳动力,已就业18.3万人,就业率达92.6%。

  为着力提高安置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昭通市树立现代城市、现代社区管理理念,全力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安置区管理服务水平。该市构建社区网格管理体系。全市9个万人安置区均成立了临时党工委(管委会),昭阳红路、鲁甸卯家湾、彝良发界、永善红光安置区已成立街道办事处,30个800人以上安置区成立111个党组织、配备社区干部537名,设置楼栋长827名,构建“街道、社区、片区、楼栋、住户”五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施最严密的网格化管理,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同时构建便民服务体系。以服务安置区群众为宗旨,从迁出地、迁入地以及相关部门抽派人员组建44个便民服务工作组,43个调解室、35个警务室,30个就业服务站,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

  下一步工作中,昭通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昭通现场办公会精神,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聚集产业就业、社区治理、配套和服务提升等重点难点问题,立足万人安置区资源禀赋,高标准谋划,指导各县(区)找准目标定位,认真梳理各类涉农、乡村振兴、以工代赈、金融信贷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等项目,编制好切实可行的项目规划,制定分年度的重点工作任务。此外,指导县(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奋力书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后半篇文章”,努力将9个万人以上安置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脱贫致富示范区,将万人以下3000人以上规模的集中安置区打造为县(区)级脱贫致富示范区的标杆,将3000人以下800人以上规模的集中安置点打造为乡镇脱贫致富示范区的标杆。(本报记者 鲁宽)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