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打造“中国菌乡”系列报道 | 菌乡“蝶变”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08-27 08:36:3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易门,感受易门“菌子”的澎湃活力。

  曾几何时,易门县在菌业发展中出现菌农进山拾菌不规范,无序拾菌影响生态、产业链条短、企业带动弱、牵头部门多等情况也呈现出来。

  为此,从2016年开始,易门县委、县政府在原基础上加大了“思变”与转型发展力度,不仅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政协主席任常务副组长的“云菌”产业领导小组,还将主抓菌产业部门规划在供销社,并将“云菌”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供销社。县政协主席吕培生表示,此举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强化了组织领导,并逐步解决了发展中出现的难题。

  同时,易门县于当年编制完成了《易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出台了《易门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和《资金申报指南》,县财政每年预算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强力推进“一县一业”食用菌产业发展。

  不难看出,易门“思变”后出台的《规划》和《意见》,使易门县正在发生“蝶变”,为该县重新谋划发展菌产业注入了一针“稳定剂”,接连发出做强菌产业的澎湃动力。

  发展转型

  “包山养菌”利于民

  近年来,易门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和“十三五”菌业发展规划,为全县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建立林下资源有偿转让、承包经营的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人、社会团体通过承包经营集体山林来开发利用林下资源。

  多年来,易门县野生食用菌以种类多、品质优、口感好而久负盛名,尤以干巴菌、牛肝菌、鸡枞、松露等野生食用菌享誉滇中、名扬省内外。

  易门县为将“滇中水城·菌乡易门”做得更响,产业做得更大,产值做得更强,其中按“包山养菌”“包山拾菌”而统一规范发展起来的“森林人家”等,就是转型发展中探索出的“利县富民”的成功“样本”。

  2005年,首次在大龙口进行个人承包经营林下资源开发的试点,将200亩林地的林下资源采集权承包给村民。由于业主采用围山拾菌的方式,通过清除林下杂物,优化林下环境,促进野生菌更好地生长,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如今全县发展规模上百亩到上千亩以上的“包山养菌”“森林人家”已达361户,其中,最大户包山达8000余亩,成功带动了周边小面积的零星散户上千户,加快了全县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

  对于“包山养菌”,不仅解决了山乡群众“靠山吃山”的脱贫致富问题,还对保护生态进行规范化管理,特别森林防火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县林草局局长武华友表示,加强野生菌产区林地资源管理,为野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保持林地所有权性质、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鼓励林地使用权有序流转,通过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围山养菌”,明确野生食用菌采集权、所有权,力争90%以上的重点有菌山林实现承包经营,切实加强野生菌资源的保护力度。

  武华友介绍,为鼓励菌农、企业等“包山拾菌”和菌农进山拾菌,县政府已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和扶持政策,其中对于“森林人家”包山户,县里不仅修通直达户主的公路、水和电,还对达到规定标准、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森林人家”进行奖励。

  目前,易门县共发展“森林人家”361户,发展面积6.9万亩,鲜野生菌年产量达390余吨,实现产值达到1800万余元。

  提质“加码”

  深加工发力“活”了“一盘棋”

  经过多年培育,以易门县丛山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易门康源菌业有限公司、易门益生公司、易门德桦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食用菌加工、食用菌种植培育龙头企业迅速发展,有力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升级增效。

  随着食用菌加工业快速发展,易门县食用菌产业被赋予了更多文化与经济的内涵,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经营者慕名而来,使易门县逐步成为云南省具有一定规模,集拾菌、品菌、观菌等为一体的集散地。

  在云南易门益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公司同意后进入车间观赏菌子加工的昆明人李先生表示,他们平常在超市采购的公司品牌“云之南”系列产品是这样深加工出来的,李先生在产品展示柜台上手指野菌“下饭菜”和“菌汤”说,他特别喜欢该公司推出的这两款产品,几乎每个月都要买几次。

  公司负责人谢长青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公司研发技术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通过先进工艺技术和研制开发推出的“云之南”野菜系列,“云之南”野生食用菌系列和“云之南”酱咸菜系列等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菌汤、菌粉、菌火锅底料、野菌下饭菜等40余个新品目前市场走势相当不错,产品布局也落地全国各地大中城市,2020年年产值已突破亿元。

  正因如此,云南活法集团今年与公司进行股份制合作,投资2亿余元做强“云之南”品牌,占股50%。在谢长青的规划盘子里,他一定要将自己苦心研制开发出的“菌汤”做成“天下第一汤”,他表示,在全国“汤”行业,曾有得“红汤”(重庆)者得“天下”的“霸主”,但自己一定有打造得“菌汤”者得“未来”的“雄心”。

  离开这位雄心勃勃的“汤王”,隔壁不远处由本地人杨应林研发种植与加工的平菇,同样以快速发展之态势坐上了易门平菇培育种植与加工的“龙头位置”,他的平菇种植大棚目前也发展到近百个。

  县供销社主任许迎春介绍,易门县围绕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战略,在加快发展食用菌加工企业的同时,加大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融合。

  目前,随着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县以菌火锅、菌全席为主并独具地方特色的食用菌文化逐步形成,其中,仅餐饮业年收入就达2.9亿元。

  为此,易门县先后获得了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的“中国食用菌协会野生食用菌易门基地”“中国食用菌协会野生菌研发应用基地”“云南省特色餐饮发展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站在聚光灯下的易门,以一朵“小菌子”闯出了一片“大天地”,以因一朵菌“接活”了一座城,“富”了一方民,下活了“一盘棋”。  (记者 张 珂)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