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满目丰收景象的元阳哈尼梯田 罗建国 摄
金秋九月,元阳哈尼梯田迎来又一个丰收季。梯田里稻浪翻滚,一级级金色的“天梯”,构成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在这里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的哈尼族农人,很少有人知晓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有了另一个“世界级”的名字——世界文化遗产。
但是,在他们的生命和生活里,依然流淌着祖先创造人类奇迹的原初血液与智慧。
世界遗产地,是人类生态文明理念延续传承的最佳注解。目前,云南省拥有5项世界遗产,约占中国世界遗产总数的1/1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省。云南5大世界遗产地,既呈现出生物多样性,又具有文化多元性。丽江古城、元阳哈尼梯田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和“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澄江化石地3大世界自然遗产,共同绘就一幅博大精深的生态文明画卷。
打开这幅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一个个生态文明传奇故事和人类智慧奇迹从远古绵延至今——
生生不息的生态文化自觉
时光回溯到宋末元初,纳西人在横断山下建起一座与山水相融相谐之城——丽江古城。从此,这座独具民族特色与人文风情的历史之城,呈现出一派“家家淌清泉、户户垂青柳”的水乡景观,成为世人魂牵梦绕的向往之地。
解锁丽江古城建造密码,无论是其科学的选址、合理的布局和水系的营造,还是其空间的建构、错落的民居和多元的文化,无不透露着纳西先民根植于民族血脉的生态人文理念与生态智慧。
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让丽江古城在保护发展中重获新生,这似乎是古人留给现代人们的一道必答题。
1951年,丽江当地政府在新城发展方向上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不再将古城作为城市中心,在古城外另建新城。”
1983年,原云南工学院教授朱良文发表了全国第一篇研究丽江古城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文物专家对丽江古城的高度关注。
1986年7月17日,时任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在朱良文教授的一封《紧急呼吁》信件上批示:“要完整地保护丽江古城”。自此,保护古城成为丽江历代城市建设者的首要共识,丽江古城在其后的城市发展进程中被完整保存至今。
作为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成为云南省首个世界遗产地,还填补了当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今天的丽江古城,“历史遗产+旅游功能服务区”的定位日渐清晰,每年几千万人次的游客纷至沓来,沉醉在丽江古城悠远静谧的柔软时光里,找寻梦寐以求的“诗和远方”。
把目光投射到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境内哀牢山南部的大片梯田,哈尼人先祖在这里修建的水渠已经流淌了1300多年。
山顶的森林涵养水源,形成涓涓细流,为山腰的村寨提供生活用水,又为村寨下方的梯田灌溉提供水源。流水继续顺流而下,在低地的河谷中交汇成河流,再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搬运回森林。“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这是云南哈尼族、彝族、傣族、壮族、苗族、瑶族、汉族等民族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创造的生态文明奇观,更被国内外专家视为“农耕文明历史奇迹”和“传统生态农业的典范”。
2013年6月,元阳哈尼梯田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也是云南现有5处世界遗产地中最后一个“申遗”成功之地。
在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秘书长连芳看来,“哈尼梯田完好保护至今最关键的一点,是红河州各族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对它进行了呵护。”
元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以来,红河州各族干部群众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遵循,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重在依规、管村、治水、传承上狠下功夫。红河州为梯田建构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先后出台了《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梯田文化景观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等法律法规,全方位守护好哈尼梯田这一生态文明奇观。
毫不动摇的绿色发展理念
约70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延续至今,地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巨大山脉,三江并流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约2.7亿年前,云南石林开始形成,写就了一部冰与火的地质传奇。
约5.3亿年前,澄江化石地生命大爆发,地球生命从这里改写。
如今,三江并流、石林、澄江化石地同为云南3大世界自然遗产地,其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大家庭”的时间分别为2003年、2007年、2012年。
三江并流是世界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云南石林是世界上唯一能以石林发育遗迹和石林景观系列展现地球演化历史的喀斯特地貌区。
澄江化石地作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
自成功申遗以来,云南3大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其各具特色的独特优势,不断吸引国内外科研工作者赴滇考察研究,在世界科考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云南对各世界遗产地认识和保护不断升级,世界遗产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也得到不断发挥,为云南省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和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供了有效助力。
近年来,云南省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明确保护目标,实现了由主管部门保护向全省公众共同保护的转变,由注重世界遗产资源本体保护向遗产环境整体保护的转变,各遗产地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保护管理经验。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地“以保护世界遗产带动旅游业,以旅游发展促进遗产保护”;澄江化石遗产地坚持“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打造最亮丽的“名片”、发挥最大化的效益”,特别是2020年8月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开馆以来,其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得以进一步发挥;石林自然遗产地在保持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发展旅游等产业活动,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元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地立足哈尼梯田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坚决守护“绿水青山”,探索哈尼梯田保护和发展的新路径;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积极探索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有益的保护管理经验。
回眸云南省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之路,有业界专家总结称:云南之美,在于丰富立体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在于气势雄伟的高山大河,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三江并流、石林、澄江化石3大世界自然遗产地与丽江古城、哈尼梯田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地,则是云南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的“璀璨明珠”。
记者了解到,目前,占地面积2.8万亩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已进入倒计时攻坚阶段。在不久的将来,云南之美将再添“世界文化遗产”新秀。 (记者 孔垂炼)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