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年年两会谈民生,年年民生有新意。
民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又是其发展和兑现成效的“试金石”。
2022年云南省两会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再度成为参会代表、委员广泛热议的重点话题之一。不过,与以往的“衣、食、住、行、康、养、游、娱”等老百姓熟知的基本民生内容相比,今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都把目光和心思更多聚集到了企业生存、营商环境改善上来,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也成了重点保障和帮助的具体对象。
这是经济下行压力使然,也是民生内涵的延展。
笔者注意到,两会期间,在各州(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参会代表普遍谈到改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等议题,特别是希望各级、各部门在面对当地中小企业“生存”的问题上,能够“高抬贵手”或“给予温暖”。
诚然,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以及疫情影响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拖后腿”的背景下,过去的一年,我省各地不少中小企业成为了民生关怀的具体对象。一批中小企业苦苦支撑、入不敷出,也不乏一些企业已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就业不稳、工资拖欠、员工离散等细微到民生个体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随之接踵而至。
小到个体的衣食冷暖,大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其实都是民生所囊括的内涵,只是在不同特定时空范围内,各有侧重而已。
民生是发展之要,发展是为了民生。抓发展,绕不开抓民生。抓民生,就是在抓发展。民生所呼,就是发展所应的关键所在。
经济下行时期,民生既连着为柴米油盐奔忙的个体,也连着在经济浪潮中摸爬滚打的市场主体。保市场主体,保中小企业,就是在保民生,就是在抓发展。每保住一户中小企业,就能保住动辄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就业,从而也就能够保障和改善数十甚至数百个家庭的衣食冷暖。
从某种角度而言,相比冷了给衣、饿了给米的救急式个体民生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应该多从保市场主体,保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源头上来进行长远谋划考虑和“对症下药”。
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打造全国一流的云南营商环境,是全省各地、各级各部门都要面对的头等大事和紧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做到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强化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全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在云岭大地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抓营商环境,其实也是在抓发展、抓民生。营商环境好了,市场主体就多了,民生冷暖更加殷实富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了水到渠成、顺水推舟之事。
春已临近,暖意催生,相信在一系列政府民生承诺的感召下,云南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心更齐、力更大,更好更幸福的日子也一定会到来。(孔垂炼)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