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四川工业强省崛起的深层逻辑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07-21 11:13:4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四川制造 一路领跑
  探寻四川工业强省崛起的深层逻辑

  7月初的成都,正午时间,最高气温41摄氏度,地表温度达到71.8摄氏度,连空气都是热的。同样热气腾腾的,是四川工业成绩单——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工业经济总量超过1.5万亿元,列全国第8位。

  与云南相邻,地处长江上游,中国西南腹地四川,为何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为寻找答案,全国经济媒体走进天府之国,3天时间走访7地10家企业,见证四川工业战线主动作为,砥砺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工业力量的生动实践。

  好风凭借力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6·18”电商大战中,极米投影全网成交总额突破7亿元,蝉联京东、天猫投影机类目销量和销售额九连冠,再次一骑绝尘,领跑中国投影行业。

  2021年1月,极米科技投资15亿元打造的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在宜宾市三江新区开园投运,该项目是成都市与宜宾市“加强区域合作,共推南向开放”签约合作后的首个项目,成功开创了“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宜宾”“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宜宾”的区域合作实践新模式。这一模式下,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宜国际物流园、医药产业配套园等成宜合作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宜宾。

  极米光电运营总监桂文文介绍,作为一家年轻的科创公司,极米依靠科技创新,成长为全国投影设备行业龙头的路上,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就今年来说,5月份极米申请享受了制造业留抵退税2791万元,极米用这笔增加的流动资金,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国内外行业高端人才和提高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等,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

  政策护航、企业发力,宜宾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连续5年排名四川省第三位,科技创新综合绩效考核连续3年排名四川省前三位。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58%。

  四川锂矿资源丰富、产业聚集度高、研发能力强、政策环境好,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产业生态体系完整,配套协作能力强,现已形成以宜宾为主导,成都、遂宁、眉山、甘孜、阿坝协同发展的格局。

  新能源产业风口一经形成,宜宾全力发展动力电池及上下游核心配套产业,规划布局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的“1+6”动力电池生态圈,目前已签约落地产能达225GWh。7月21日至23日,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行,这是我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

  力图打造高纯晶硅世界级龙头企业和世界级清洁能源公司的永祥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包头、云南保山和四川乐山布局生产基地,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乐山作为全国多晶硅的发祥地,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蕴藏的巨大潜力,高起点谋划,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目前,全球前十强光伏企业有5家落户和参股乐山,已具备11万吨高纯晶硅、34GW切片的生产能力,处于全球硅材料产业生产地“第一方阵”。

  永祥股份旗下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乐山晶硅光伏产业的典型代表。公司展柜中的几块黑灰色、纯度达99.999999999%的高晶硅吸引着每一个来到永祥新能源数字体验中心的人。“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纯晶硅,有了高纯晶硅就能制成单晶硅拉棒,生产光伏电池板。”永祥新能源战略发展部部长代长宏介绍,2020年,永祥股份高纯晶硅出货量超过8万吨,出货量全球第一,预计今年产能达到23万吨,2023年产能将达35万吨。

  春风得意马蹄疾

  作为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的创新举措,资阳市医疗器械产业、攀枝花市钒钛产业、乐山市晶硅光伏产业、遂宁市锂电产业进入四川省首批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资阳市以全国最大的口腔产业集聚地——中国牙谷为起点,成为兴业沃土。

  来到资阳高新区雁南湖片区,大气恢宏的中国牙谷科创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历经5年建设,充分借鉴美国“硅谷”、武汉“光谷”和苏州生物医药园成功经验,打造国际口腔全链式生态系统、中国一流复合型产业社区。

  一切都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建成、五年成谷”的发展目标稳步进行。目前,中国牙谷已引进德国卡瓦、美国爱齐等国内外知名口腔企业93户、项目102个,其中全球前100强8个,产品涵盖口腔设备4大类60余个、口腔材料5大类100余种。卡瓦、爱齐、正美、博美星等29户企业“资阳造”牙科器械已有145个产品投放市场,2021年,资阳口腔产业实现产值突破20亿元。

  历经几年发展,借助中国牙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首批入驻企业的发展渐入佳境。四川正美齿科科技有限公司是率先在国内使用工业级3D打印机的口腔医疗器械生产商之一,去年实现产值近8000万元,今年仅1月—5月,已经实现产值近4000万元、同比增长200%,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1.2亿元。

  四川是医药产业大省,近年来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医药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补齐短板,致力提高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突破从研发链到产业链的核心关键技术。成都药业便是四川企业在放射性创新治疗药物领域锐意创新进取的代表。

  云克药业位于成都双流区,在国内核素治疗新药供应和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每天2万套注射液灌装下线,12种注册药品上市,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中,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是国内最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放射性药品之一,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上市25年,累计销售超过25亿元,是国际独家品种,一直保持着国内单品种销售额最高记录。

  云克药业总经理程作用表示,云克药业新建46000平方米专业核药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明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这将为云克药业开启新的发展纪元。”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云克药业为切面,一个以构建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五链融合发展”的生物产业生态圈为路径,以人才聚集为产业发展核心引领要素的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正在逐步形成。

  而在绵阳,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优等生”——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则让世界看到了四川数字“智”造进程和成效。

  长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通过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多项技术,成功推动产业实现数字化、管理实现信息化,并在中国家电行业率先实现大规模个人化定制服务,提升了多批次、小批量订单的制造能力。生产线有多条流水线,从生产到测试再到包装,每一条流水线上的工人仅有4人,运输、仓储等环节均由智能机器人独立完成。依托强大的5G算力底座,让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互联互通,在解决人力成本的同时实现高效率产出。现有终端产品和中间产品全面接入网络连接,内部业务活动全面“云化”,线上云平台和线下服务资源充分融合,长虹转型为面向行业的“端云一体”集成服务商。

  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前,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四川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强工业”发展新要求,将制造业作为产业数字化主战场。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十四五”被西部工业大省四川看作制造业乘势突破的“关键五年”,去年底出台的《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首提“制造业综合实力迈进全国第一方阵”这一目标。锚定这一目标,四川各地高起点谋划、高位推进,加速演进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全力向制造强省迈进。

  在中国科技城绵阳,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代表性点位,展示着四川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发展的强劲之力。

  九洲集团于1958年建厂,60余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2002年营收迈上10亿元台阶,2010年跨越100亿元,2015年全面突破200亿元,2020年成功跨越300亿元,2022年正向着400亿元大关冲刺。

  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郑志恒介绍,九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推进5G、AI、大数据、无人机、物联网、数字视听、光器件、民用航空等重大项目——九洲“太强了!”

  “目前,九洲已形成了‘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九洲集团负责人说。2021年,九洲加快转型升级,光器件封装产品居行业第一,5G及光网络终端产品出货突破1000万台,高速高端光模块项目实现规模化生产,微型电机马达出货量居全球前列,旗下8家企业入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就在不久之前,九洲集团空管公司与中国民航局签下订单,其自主研制的二次雷达将用于我国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实时监控飞机飞行的高度、位置等运行情况,确保飞行安全。这也是“四川造”二次雷达首次进入民航领域。此外,九洲联合北航研制的国内首个星基ADS-B载荷在太原发射升空,累计突破卫星互联网通信终端、超高清音视频信号编解码及传输、高速数据一致性、多传感器的弹性PNT融合等核心关键技术60余项。

  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打造一批“硬核”产品、国之重器不断涌现,九洲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今年前6月,九洲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营业收入207.9亿元,同比增长33.1%;利润总额3.8亿元,同比增长70.8%。

  “大国重器”让人看到四川工业动能澎湃。位于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彰显着“重装之都”四川的工业力量。

  东汽始建于1966年,隶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是我国研究、设计、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高新技术国有企业,是大型船舰用动力主、辅机定点生产企业,也是全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汽轮机制造基地。

  “今年上半年订单创新高,已经拿了上百亿元的订单。”东汽重型一分厂厂长管国江说,他们上半年订单很多,同比增长大,预计明年订单量将达到更高峰,目前已开始做生产计划。

  东汽产品涵盖煤电、核电、气电、节能环保发电、电站服务、新能源材料、分布式能源、电站辅机等多个领域。截至2021年,已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超过5亿千瓦,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产品远销南亚、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东、欧洲等2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累计生产机车7000余台,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干线铁路、地方(合资)铁路,以及冶金、石化、矿山等行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的唯一内燃机车研制企业,主营业务主要有机车业务、新制式轨道交通业务、发动机业务、优势零部件业务四大板块。

  该公司副总经理黄海介绍,内燃机车使用寿命一般为30年左右,中车资阳将面临淘汰的内燃机车改造成混动机车,为它们赋予了“第二次生命”,变身为新型节能环保型机车,同时具有节能减排、降噪省油的特点,彻底改善了原老旧机车的排放指标。作为新能源机车的首创者,中车资阳自主生产的HXN6型内电混动机车成功下线,标志着该型机车从自主研制到小批量生产,再到商品化的飞跃,结出中国大功率内电混合动力机车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

  目前,中车资阳已向“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出口机车1000余台,超过中国内燃机车出口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中国内燃动力产品走出国门的“领军者”。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四川工业产业企业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迸发出奋进之力,扶摇而上。(本报记者  吴一鸣   赵梅圭)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