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最南端,是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名城”和“中国最美康养度假旅游名城”。
正如古傣语“勐巴拉娜西”所表达的“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一样,西双版纳因神奇的热带雨林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转化为维护边疆繁荣稳定的具体实践,夺取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力推进“一城两区”建设。
如今的西双版纳,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在7月25日举行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双版纳专场上,西双版纳州委书记朱家伟用铿锵有力的话音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西双版纳州团结增谊的十年、生态增绿的十年、开放增力的十年、经济增长的十年、治理增效的十年、边防增固的十年、民生增福的十年。”
生态增绿
朱家伟介绍,十年来,西双版纳州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认识,始终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作为支撑全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厉整治种茶毁林,实施热带雨林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云南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
全州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78.3%增加到81.34%,居全省第一,自然保护地面积居全省第3位;动植物种类分别占全国的1/4和1/6,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和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西双版纳州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50头增至300余头,生活在州内的亚洲象“北上南归之旅”,温暖了全世界。
在2021年“中国十大环境舒适之城”评选中,西双版纳天气清新、水质清净、绿化清秀等环境舒适指数评价位居第一。
经济增长
十年来,西双版纳州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48.5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76.15亿元,年均增长9.1%;人均生产总值由21699元增加到51812元,翻了2.4倍,排名全省第7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242元、17108元,分别是2012年的2.1倍和2.5倍,年均增长8.4%和10.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位列全省第3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省最小。
十年来,西双版纳州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夜间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39.3%提高到2020年的48.01%。
十年来,西双版纳州立足一产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茶叶、乳胶、稻米、肉牛、热带水果等精深加工实现新的跨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精制茶加工业税收占全省的77%。
开放增力
十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活力源泉,抓住中老铁路顺利通车的历史性机遇,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年均增长15.95%,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62%。
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增至6个,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民族自治州。
公路通车里程从2012年的6265公里增加到9041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6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建制村道路全硬化。
水运设施持续完善,港口码头货运总吞吐能力达140万吨。
西双版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50万人次,成为省内航线最多的州(市)机场之一。
十年来,西双版纳州持续加强开放型平台建设,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提速推进,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工作顺利推进。
十年来,西双版纳州地区吸引力不断增强,全州常住人口较2010年增长14.81%,是全省除昆明市外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州(市)。
“西双版纳正从国家地理版图的末梢,华丽转身为国家和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朱家伟说。
在新的时代征程上,西双版纳州锚定省委、省政府量身定制的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一城两区”发展定位,着力做优文旅康养产业、做深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做优精制茶产业、做大现代农业,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本报记者 孔垂炼)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