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向好 经济向“绿”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08-15 09:15:3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临沧生态建设与茶产业发展并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紧紧围绕“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云南落地生根。

  “十年来,我省着力从顶层设计入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取得突出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在8月12日举行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场上,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总结说。

  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梁旭东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印发实施了《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先后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云南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十年来,我省探索以流域生态补偿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转移支付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金融制度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任务取得突破,构建起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形成了总体蓝图描绘与地方立法协同引领,由单一制度出台转向制度体系构建,由约束性为主转向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梁旭东说。

  十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成为全国第5个制定出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省份。

  绿色经济实现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能源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云南全省绿色能源装机提高到9500万千瓦,西电东送电量累计突破1.2万亿千瓦时,为东部地区累计减排9.3亿吨二氧化碳。全省绿色能源装机、绿色能源发电量、清洁能源交易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均居全国前列。

  梁旭东告诉记者,十年来,我省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带动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全国绿色铝重要产业基地初具雏形,与使用火电生产电解铝相比,每年可为全国减少碳排放9300万吨左右。

  与此同时,我省着力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换出发展新动能,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37.6%。

  此外,经过十年发展,云南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GDP的比重双双提升至50%以上,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省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鲜切花、天然橡胶、咖啡、烤烟、核桃、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保持全国第1位,有机茶、有机蔬菜面积全国排名第1位,“绿色食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排全国第8位,有机产品获证数量排全国第6位,绿色食品成为全省出口第一大项商品,农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保护实现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体系,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起“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十年来,我省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积极开展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梁旭东说,2012年以来,云南省争取到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131.9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8亿元、协调林业专项中长期贷款82亿元,资金投向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支撑体系、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和修复、有害生物防治、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等领域,有力支撑了全省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

  十年来,云南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质量明显提升,全省森林覆盖率由50.03%提高到65.04%,森林蓄积量从16.93亿立方米增加到20.67亿立方米,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持续巩固。

  此外,我省制定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云南实施规划》《云南省“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实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谋划“十四五”期间我省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八大行动”等,形成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格局。

  另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新闻发言人李国墅介绍,十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持续超过98%,今年上半年达到99.4%;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滇池、星云湖摘掉“劣V类帽子”;六大水系水质持续改善,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与2011年相比,全省国控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提升34.2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体比例下降27.8个百分点。

  下一步,云南省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统筹协调,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标对表,狠抓落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完成各项重点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孔垂炼)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2022年12月07日 19:10

嵩明县以“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助企融资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完善配套机制,搭建政银、政银担合作新模式,聚焦金融营商环

2022年12月07日 16:48

12月4日22时06分,昆钢本部240万吨球团生产线顺利永久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低碳环保的昆钢新区260万吨球团生产线。

2022年12月07日 16:06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也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

2022年12月07日 15:56

近日,由云南省水利设计院牵头的“砂化白云岩隧洞变形机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在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小扑隧洞2#支洞下游面顺利完成灌浆试验。

2022年12月07日 11:10

12月2日,省水利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一行到双柏县六街村开展挂包帮扶联建工作,帮助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找准路子,破解难题,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022年12月07日 10:09

各地连日来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在核酸检测、就医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等方面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2022年12月07日 09:59

,今年以来,我省压实工作责任,利用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力度,并通过“包保”责任等措施,切实提升农

2022年12月07日 09:56

12月5日,来自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随着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如期开工,云南省52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涉及总投

2022年12月07日 09:45

12月6日,昆明多家电影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2月7日恢复营业,观众入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022年12月07日 09:3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