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三千四百年” 打开红河生活方式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6-08 15:06:5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红河穿境,哀牢耸立,自然之力在白云游走间刻画出壮美山河;世代生息,守护传承,各族群众用对生活的热忱雕琢出“踏遍梯田人不老”的文明奇迹。

  地处滇南的红河州,它的美超越了地理山河的界限,跨越了时间的维度。邂逅“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千年哈尼梯田”,感受“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三千四百年”的绚丽之美,感染和折服着踏入红河的人们。

  今年以来,红河州抓住机遇,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重启“两国六目的地”黄金旅游线路,创建红河边境旅游试验区和河口跨境旅游合作区,打造“滇南最美乡愁之旅”,让“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越擦越亮。

  “五一”假期,红河州旅游收获亮眼成绩单。据统计,共接待游客293.63万人次,同比增长291.64%,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57.63%;实现旅游总收入28.03亿元,同比增长235.66%,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1.06%。

  红河,带着“最云南”的风光,再次向“生活家”们招手致意。

  

元阳梯田。邢晋苏 摄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风吹云过成就梦想天堂

  “世人心中彩云之南几乎所有的元素,都能在红河找到。”红河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吕进说:“很多人说,红河就是云南的缩影,我十分赞同。”

  这里是云南“中华生物谷”重要基地,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亚热带原始森林莽莽苍苍,让红河州成为孕育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宝库”,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1种、野生动物45种。丰富的锡矿储量,让红河州个旧市享有“锡都”的美誉。

  这里是一片文化沃土。拥有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等11个世居民族,哈尼族“十月年”“矻扎扎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哈尼族长街宴、彝族阿细跳月等民间文化绚丽灿烂。

  这里留下了云南多个“第一”——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第一个邮政局(电报局)、第一个海关、第一家外国银行。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生活在这里各族群众编织出的“美丽梦乡”。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被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今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将迎来申遗成功10周年,这片“摄影家的天堂”将被更多的镜头聚焦。

  在同济大学博士后、上海同济规划院城开研究院所长温晓诣看来,除了保护文化、挖掘文化、用好红河州丰富的文旅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要在现有文旅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出新业态、新体验、新场景,吸引更多游客来感受红河之美。

  逐云追月体验百味生活

  自然用调色盘绘制出的画卷,与各族人民共呼吸的土地,吸引着热爱生活的人们。

  来到红河,怎么玩儿?吕进一一介绍。

  领略“梯田壮美”。哈尼族的民歌里这样唱着:“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形成了“四素同构”态势。1300多年来,世世代代哈尼族人在大山上辛勤雕琢,创造了哈尼梯田这一人类农耕文明史上的奇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各不相同,春天是“七彩梯田”,夏天是“翡翠梯田”,秋天是“黄金梯田”,到了冬天,颗粒归仓,放满水的梯田宛如一面面明镜,映照出色彩斑斓的天空与璀璨星光。

  品味“古城古韵”。红河州的建水古城和石屏古城是滇南儒学教育的兴起之地,古街、古村、古桥、古井、古塔、古寺随处可见,“文献名邦”是它们共同的美称。建水古城的文庙,也称孔庙,这座位于云南边陲小城的孔庙规模全国第二,历经岁月更迭保存至今。一路向西来到石屏古城,耳畔聆听“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的市井民谣,舌尖品尝着石屏豆腐,在异龙湖最美高原湖泊赛道上放松奔跑,同徐霞客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屏水相逢”。

  体验“异域风情”。作为云南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异域风早早便吹进了红河。位于蒙自的滇越铁路云南段最大车站碧色寨站,黄墙红瓦的法式建筑随处可见,南来北往的米轨火车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在这里能找到法国工程师留下的世界第一个北回归线标记,到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上挥上几拍,也能回望电影《芳华》中的动人故事。南湖公园里的先锋书店,收藏着大师们的著作和传记,成为蒙自当下最新“网红”打卡点。顺着滇越铁路南下,跨过雄伟奇峻的“人字桥”,来到铁路云南段的最后一站——河口站,可以去越南风情街体验“两国一城”的独特魅力。

  寻找“小镇故事”。红河州拥有8个省政府命名的特色小镇,其中4个在弥勒。在弥勒,可以去太平湖小镇邂逅动人的“太平公主”,去“东风韵”小镇感受万花筒的艺术气息,去可邑小镇来一段欢乐的“阿细跳月”,在红河水乡领略市井烟火,到湖泉半山温泉洗去一身风尘,听着松涛打盹、拥着湖风入眠。

  享受“生态氧吧”。红河州是全国第一个“天然氧吧州”,全州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走进负氧离子“爆表”的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步一行都是心灵治愈,一呼一吸都是肺的净化。每到立夏时节,金平马鞍底蝴蝶谷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蝴蝶大爆发”,300多种、上亿只蝴蝶一起破茧羽化,飞舞在山间密林、溪流竹海,形成世界罕见的生态奇观。

  云卷云舒倾听千年故事

  据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会长陈庆江介绍,300多年前,旅行家徐霞客踏进了红河州这片土地,在山水间游历了今石屏县、建水县、开远市、弥勒市、泸西县,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旅游考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沿着徐霞客游历的足迹品味红河,奔向“诗和远方”。

  田静是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制泥、成型、装饰、填刻、衔接、烧制,一整套传统手工技艺在日积月累中被她熟练掌握,她将古老的建水紫陶制作技艺精华集于一把壶,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带徒传承体系。

  “努力把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和我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紫陶作品中。每一个紫陶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人生百味,尽在其中。”田静认为,陶本身是一抔泥土,因为加入了制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化的解读、以及精湛的技艺,合于水、成于火,才会幻化出一把壶、一只盏、一方器。建水人的生活智慧,在一把紫陶壶中映射留存。

  承载着社会变革与历史发展进程的百年滇越铁路,也是文明与铁路建设发展的“活化石”。自1903年开始修筑到1910年全线通车运营的滇越铁路,是中国最早修筑和通车运营的铁路之一,是云南的第一条铁路,它结束了云南千百年人背马驮的交通运输史。

  “滇越铁路通车两年后,德国‘西门子’生产的两台240千瓦发电机从欧洲漂洋过海而来,在越南海防登陆后‘乘坐’滇越铁路的米轨火车一路攀上云贵高原,成就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使昆明成为当时中国少数几个能够点上电灯的城市。”石屏县博物馆展陈部主任蔡力盛介绍。

  位于屏边县湾塘乡伍家寨的“人字桥”是滇越铁路上的工程奇迹,被称为“滇越铁路上的埃菲尔铁塔”。运营百年,“人字桥”至今仍完好,并于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路串联起红河州的两座千年古城——建水和石屏。“走西头”经营普洱茶的石屏商号把茶叶运到故乡石屏,又通过滇越铁路火车一路南下,把普洱茶行销到世界各地。无数到石屏、建水的年轻人乘坐个碧临屏铁路的火车到达个旧,为“世界锡都”的建设奉献青春。

  两年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斑锡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赖庆国来到了个旧市锡城哨冲。锡马古道、古桥在这里依稀保留,赋予这个森林密布、生态环境美如画的小村人文内涵,与他心中憧憬的梦里桃花源产生了共鸣。

  赖庆国在哨冲建了一个公益性乡村美术馆,以此搭建起一个文化平台,以文旅融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洼居美术馆于2022年3月建成,开馆以来,先后举办过“家乡美”系列诗书画、摄影等艺术作品展。“因为文化的植入,现在的哨冲已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旅居优选地,在一年半时间里,接待游客17万人次。”赖庆国说。

  美丽的乡村之旅成为了新的生活方向,瑰丽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元素不断碰撞交融,适宜的生活节奏牵动着人们游憩的心灵。来到红河,你可以是摄影家,是美食家,是歌唱家……更是生活家。(记者  雷霁)

责任编辑:叶新颖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