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蝶变”后的茶花山
《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目标
到2025年
着重抓好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
解决重点区域核心生态问题
到2035年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面实施,为建设绿美云南
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 其中 ——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将重点实施
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哀牢山无量山生态屏障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南部边境生态修复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金沙江干热河谷带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滇东滇东南石漠化生态修复带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记者参加云南省“守护七彩云南生态·抚平云岭大地‘伤疤’”主题活动,走进红河州弥勒市3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一线,探访曾经的生态“伤疤”现今如何向绿而生。
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
近年来,弥勒市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原则,高效推进辖区内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通过废弃地复垦、修复治理、整合利用等方式,促进矿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经过10个月的修复治理,我们实现了植被复绿、耕地新增,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白沙坡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弥勒市自然资源局相关人员介绍,实施生态修复后,以前灰尘四起的白沙坡新增耕地373.11亩,恢复建设用地118.74亩,恢复植被343.24亩,实现了矿山资源向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林业资源、农业资源转变。
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文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弥勒市抢抓政策窗口期,引进一批优质民营企业,政企合力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位于太平街道下度来村的茶花山历史遗留矿山便是最好的例证。
茶花山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由云南吉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按照重建矿山生态系统、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整体思路规划设计。“坡面平整后,我们对土质不好的地方进行表土覆盖,直到土质能够栽种苗木;在水源不足的区块采取截排水措施进行合理改造,直到灌溉设施能够满足苗木生长需求。我们还精心筛选适地植物物种,采取补植、补播、抚育等措施推动人工造林,结合苗木生产和景观效果合理配置种植空间,重建与周边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生态系统,加快恢复场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吉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茶花山历史遗留矿山已完成道路硬化1394.5米、土路修建4100米,种植尖叶木犀榄、月季桩、蒲苇、茶苗等苗木近12.8万株,一幅鲜花团簇的图景跃然呈现。
生态“伤疤”向绿而生
2023年5月,红河哀牢山与岩溶断陷盆地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在全国历史遗留矿山示范工程竞争性审查中以第八名的成绩获得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立项批准实施。
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拟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图斑763个,修复占损图斑土地面积1164.48公顷。通过项目实施,将有效消除图斑内地质安全隐患,土地利用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并辐射周边群众受益,最终形成多路径生态修复模式、多组合生态修复策略、多渠道生态回报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石漠化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样板示范。
在示范工程项目——弥勒市甸溪河子项目现场,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该项目自2024年3月1日正式开工,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路面平整已完成60%,记者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逐步将以前堆放石料的区域腾退出来,确保其他作业能够按期入场。“我们坚持摸清底数,以规划引领来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支持,以实际行动让历史遗留矿山重新焕发生机。”红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人员说。
“从‘伤痕累累’到生意盎然,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的成效日益凸显。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明确的5项主要任务,高质量推进12个重点工程、47个重点项目,全方位确保全域全要素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张仲贤 文/图)
2024年04月29日 11:18
2024年04月29日 11:10
2024年04月28日 22:40
2024年04月28日 22:25
2024年04月28日 18:04
2024年04月28日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