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2016年,昆明市提出‘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美誉度、‘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吸引力、‘中国健康之城’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到2030年,把昆明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9月17日,昆明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在呈贡行政中心举行,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作上述介绍。
高水平完成顶层设计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2017年,昆明由市级领导带队,先后分赴北京、上海、杭州、青岛、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学习先进地区在建设国际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方面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
2017年9月印发《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确定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明确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同时,从立法层面、操作层面制定实施了具体文件,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制度保障不断强化
每年初,昆明市政府紧扣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定位和目标,及时制定年度行动计划,落实年度任务、进度安排、责任分工、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与总体目标相衔接的专项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将各项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确保形成系统化的工作系统。
“一枢纽”支撑作用加强
昆明推进交通、能源、物流、信息通道和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国内衔接顺畅、国际互联互通、节点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截至2018年,长水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348条,通航城市173个,旅客年吞吐量达4708.81万人次,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亚欧的重要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2016年昆明高铁南站建成运营,沪昆、云桂高铁开通,高铁经济发展提速。高速公路网逐步完善,目前全市境内建成高速公路8条、在建高速公路10条,高速公路里程达812公里,2019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实现通往滇中城市群各州(市)公路全部高速化。
物流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昆明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载体城市,分别列入陆港型、商贸服务型、空港型三个建设专项。中欧班列、中越、中亚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稳定开行,2018年运输货物总量9.7万吨,比上年增长89.9%。安宁石油炼化基地投入营运,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炼化基地和成品油集散中心。
“四中心”辐射带动显现
昆明以经济贸易中心为基础、科技创新中心为动力、金融服务中心为重要抓手、人文交流中心为主要载体,支撑和引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与“十二五”末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4008.9亿元增加到5206.9亿元,年均增长8.7%,迈过了5000亿元大关。
宝能汽车制造、紫光芯云产业园、云硅智能小镇、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一期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启动国际金融小镇建设,引进大华银行、平安证券、锦泰保险等16家金融机构。积极打造金融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94亿元,引进金融机构46家。
全方位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教育、卫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智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落户昆明。缔结国际友城23对、友好交流城市20对,结好国家遍及世界五大洲,其中南亚东南亚友城数量居全国第一。
“三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
深度挖掘滨水、历史、气候、文化等独特要素,将昆明的资源禀赋、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彰显昆明的特色与个性。
2018年全市花卉园艺种植面积22.5万亩,切花产量57.6亿枝。斗南鲜花交易市场的鲜切花交易量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交易量、交易额、现金流、交易人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翠湖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工程稳步实施,翠湖八景之一“柳营洗马”景观重现,先生坡、沈官坡、景虹街改造初见雏形。西南联大周边历史文化片区保护和景观提升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文庙恢复性修建一期工程主体完工,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支持昆明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在全国率先建立大健康产业统计制度,推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落地昆明,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国健康之城”影响力日益提升。(记者 赵岗 实习生 褚德婷 陶忠梅)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
2024年09月20日 17:13
2024年09月20日 17:12
2024年09月20日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