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种出车厘子 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08-13 18:02:1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邑乡发展起来了,最直观的变化是进村入组的道路都已硬化。不过即便如此,山路依然弯多坡抖。这样的“云南特色”对许多外省来的记者、编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8月12日,“富民兴滇 幸福小康”2020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云南行采访团来到太邑乡,地形与道路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云南脱贫攻坚的不易。然而,没有一位媒体人被吓倒,有的人甚至晕车也要往村组继续进发,谁都不愿轻言放弃这个难得的锤炼“四力”的机会。

赵金龙向记者介绍者邑村情况。

  在盘山路上又行进了半个多小时,采访团终于抵达目的地——者摩村。下车后,只见一个皮肤黝黑、体形精瘦的中年汉子正乐呵呵地欢迎,他自我介绍,名叫赵金龙,是者摩村党总支书记。

  还没等记者、编辑们准备好,赵金龙就打开了话匣子。他没有任何书面材料,看到什么讲什么:这是我们种的核桃,下面的土地种苹果,还有桃子、樱桃,大樱桃——车厘子!

  听到这,采访团一行颇为好奇,怎么“水果贵族”车厘子竟出现在了这个位于祖国西南的小山村?尤其,当赵金龙说村里采用多品种杂交技术,种出的车厘子甚至比山东的还要好吃时,有记者面露怀疑的神色:果真如此吗?

当地除车厘子外,还种有苹果、核桃、桃子等。

  只见赵金龙大步流星地向前走,边走边解释,这是因为大理海拔和气候都非常对车厘子的“脾气”。车厘子每年需要800~1000小时7度以下低温休眠,而大理2000~2500米的地区刚好满足这个条件。加上气候优势明显,者摩的车厘子自然能生长得红艳光洁,宛如玛瑙宝石一般。

  说车厘子是“宝石”并非溢美之词。高寒山区传统农业产量低、收益少,但车厘子亩产值可以达到7万元左右,远高于粮食作物种植。当地引入后,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带领贫困群众一起受益、一起致富。2019年,太邑乡整乡摘掉贫困帽子,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户、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全部清零,者摩村冲锋在前,车厘子功不可没。

  讲到这,在场记者、编辑们都会心地点了点头,十分佩服这位从红土地里走出来的村书记。

  从田地里离开,采访团一行走进者摩村。在这里,负责介绍的人是党总支副书记杨福,他比赵金龙还要健谈。

  “我们这个村好啊,每天有6趟公交车。”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农民来说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能乘着公交车进城、回家。

杨福向记者介绍者邑村村规民约。

  杨福把采访团一行领到一个高处,俯瞰者摩村。整村屋舍俨然、干净整洁,白族村文化底蕴更添一分迷人的景致。顺着坡往下走,道路两旁除常规绿化外,还有村民们种植的多肉盆栽。杨福拍了拍木栏杆,问记者、编辑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做的。

  “木头啊。”“没错,但这都是从前老房子拆下来的木头。”而这其实说的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实际上,眼前的者摩村是一个易地搬迁后的所在。杨福说虽然当地不存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情况,但频发的自然灾害同样要求百姓有个能安居乐业的家园。于是,在各方的努力下,百姓们搬入了新居,展开了新生活。

吴和义从豆角田里钻了出来。

吴和义家的新房子。

  忽然,正当采访团们对着一幢漂亮的三层小楼拍照时,有个老人从房对面的豆角地里钻了出来。他正是房子的主人吴和义,年逾六十,手捧一篮新摘的老豆角。

  吴和义也侃侃而谈,曾经脚下踩的地方到处都是飞机草,搬入新家后按村规要管好房前房后,于是便打理出一块田地,种些平常吃的小菜。他告诉采访团一行,现在的房子特别好在,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以前住山里很不方便,现在生活得很师傅。“真的太感谢了,房子盖得好,住得好!”

柴堆成车轮状,寓意“柴(财)滚滚”。

  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老人,长老的豆角会一颗颗摘掉,把田地打理得井然有序。小院子里种了三角梅,红白相间的窗帘也选得特别好看。

  这时,杨福又指着吴和义家旁边的两堆柴,问记者有没有看出什么名堂?只见柴垛被堆成了圆形,有记者说像车轮。

  “对了,就是两个车轮,柴(财)源滚滚啊!”杨福笑道。(记者 李星佺 张成 夏方海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