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书写沿边跨境开放新答卷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01-21 12:52:2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9年8月30日挂牌成立以来,突出沿边跨境、云南首创的特点进行探索尝试,在开放发展中书写新答卷。截至2021年9月,仅占全省国土面积0.03%的云南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36287户,占同期全省新设企业的12.4%;完成外贸进出口1780.7亿元,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的30.8%;实际使用外资4.87亿美元,占同期全省使用外资的42.3%。

  作为首批沿边自贸试验区,云南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点是“沿边”,最大的特色是“跨境”。昆明、红河、德宏片区签署了合作联动协议,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协调创新、联动发展机制。在“沿边跨境”方面的创新开放亮点突出:德宏片区、省司法厅、省高级人民法院首创的“边境地区涉外矛盾纠纷多元处理机制”成功入选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昆明片区、省能源局首创的“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力交易平台”由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通报宣介。构建跨境金融保障新体系,探索建立中缅双边银行互开账户+网银清算+人民币对缅币撮合报价的“小同城”业务模式。

  云南自贸试验区抓好制度创新,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今年9月以来,与北京、广西、成都等牵手,推动自贸试验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在106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增补53项省改革试点任务,将159项试点任务逐一分解至省级有关部门和片区。

  招商引资是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自贸试验区重点产业,云南自贸试验区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指引,充分利用南博会、进博会等展会招商,同时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昆明片区出台了招商引资“黄金十条”等一系列政策,引进普洛斯环普产业园、河南保税跨境电商等重大产业项目。红河片区推进河口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智慧方舱)等项目开工建设。德宏片区编印相关投资指南,与华侨城云南文投等1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

  为提升集中办、网上办、自助办、一窗办、并联办、一次办、免费帮办的服务效能以及深化“放管服”营商环境改革,按照“应放尽放”原则,推进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各片区管委会依法行使。云南自贸试验区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13小时,比全国平均时间少2.34小时。2020年,我省边境贸易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红河片区开通中越边境河口-老街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农产品实现即到、即检、即放。德宏片区实施“一口岸多通道”和进口“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启用全省首家边检自助通关系统。此外,在法治环境方面,昆明片区为国内外企业及个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德宏片区设立政策法规局,聘任外部法律顾问,建立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制度。

  随着开放发展的深入推进,云南自贸试验区筑巢引凤,打造人才“强磁场”。今年前3季度,昆明片区累计拨付5.28亿元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其中2.98亿元支持科技研发,14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工作。红河片区聘请5位专家学者为片区经济资深顾问,德宏片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领域的专家作为智囊团。

 
开放发展 “新”花怒放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云南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作为我国首批沿边自贸试验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云南的奋斗者们在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里奋力耕耘,不断撒播创新良种,孕育开放花香。

  挂牌两年来,云南自贸试验区共形成22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边境地区涉外矛盾纠纷多元处理机制”1项入选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力交易平台”1项由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通报推广。今年10月,云南自贸试验区再次发布7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2项为全国首创。

  自由贸易试验区日渐成为云南推进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引擎。

有特色、可复制,创新开放

  云南自贸试验区自诞生之初,就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云南自贸试验区砥砺前行,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 记者 张彤 摄

  “分段代驾”跨境运输模式,通过创新跨境运输“分段代驾”模式,实行人货分离、分段运输、封闭管理,实现了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无缝对接,有效畅通口岸,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供应及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

  高效便捷跨境车险服务模式,通过开展入境车辆超短期交强险试点、建立跨境车辆保险代查勘代定损合作机制、车险承保流程嵌入通关流程等举措,增强保险服务便利性,降低跨境运输企业和个人负担,有效提升跨境运输保险保障水平。

  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互开本币账户+货币对存+现钞调运跨境金融合作模式,通过与毗邻国家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建立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结算机制、创新开展人民币现钞调运,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疏堵点、解难点,赋能发展

  云南自贸试验区紧扣实和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企业需求、市场反响等角度,不断考量相关改革成果的成效。

  突出服务“优”——云南自贸试验区针对边境地区涉外纠纷问题,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原则,通过加强多部门联动、建立多元化机制、优化调解法律服务等,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与毗邻国家睦邻友好,促进边疆团结稳定、繁荣发展。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 记者 张彤 摄

  突出资金“联”和“融”——云南自贸试验区构建区域银行间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兑换汇率报价机制模式,通过制定外汇业务展业公约,以金融机构参与报价、境外同业汇率参考、每天定期发布参考性汇率等,形成规范的人民币兑毗邻国家货币外汇市场,提高汇率定价主动权,持续拓展金融合作交流渠道,解决与相关周边国家无货币互换协议下企业和个人货币兑换需求。

  突出服务“小”和“微”——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线上融资“跨境贷”业务助力外贸小微企业发展模式。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结合市场主体需求,将“跨境贷”业务接入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以企业真实报关单、税单、海关企业信用评级等数据作为信用风险评价依据,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线上融资“跨境贷”服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大幅提升贷款审批效率,更好服务外贸小微企业发展,缓解外贸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高质量、高标准,先行先试

  一直以来,云南自贸试验区都在努力探索云南在对标国际规则、边境管理、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新举措,以更大力度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新动力。

  开展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助力糖业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直接援助、资金分类支持、保险辅助等方式对符合要求的糖业企业予以援助,并定期评估援助效果,改善了制糖行业供应链管理,稳定了糖料蔗种植面积,保障了糖业工人及糖农收益,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接国际贸易规则。

  开展智库与中介机构线上集群供给经贸投资全流程服务模式。通过组建成立对外经贸投资服务中心,集成双向经贸投资全流程服务机构,深入解读目标国产业政策环境,搭建投资贸易对接平台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政企决策水平,有效促进了投资贸易双向互动,更好地服务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

自由贸易区(红河片区) 胡艳辉 摄

  开展跨境农副产品和食品第三方溯源体系模式。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通过建立第三方溯源信息平台、前置进口农产品检验检疫至产地开展,并对拟进口产品进行全流程监管封贴溯源码,实现毗邻国家进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流向可追、责任可究,优化了检验检疫流程,为进一步推动海关采信第三方检验检疫结果做足准备工作,提升了双边农产品贸易往来便利,确保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

  未来,在“试验田”的耕耘中,云南的奋斗者们将进一步认识和处理好“为地方谋发展”与“为国家试制度”的关系,继续开展更多的探索和试验,撒播“制度良种”,形成更多具有首创性、集成性、引领性、带动性的制度创新成果,让“沿边跨境”的开放发展之路上花香四溢、硕果累累。

 
 
 
对话
 

  记者:2021年2月,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首批联动创新区授牌。5个联动创新区(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以新身份进入公众视野。究竟该怎么定义和认识联动创新区呢?

  珠海市横琴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部部长王振鹏:事实上,联动创新区建设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探索加大开放力度、拓宽开放渠道的一种全新模式。可以说,联动是机制、创新是方法、区域是载体,将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联通成为层次更高、格局更大、范围更广、活力更强的“试验田”。

  通过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优势、制度及政策先行先试、创新经验溢出等综合效应,推进自贸试验区与云南高质量发展方向同向、开发开放功能相近、产业链条契合度较高、要素集聚程度较深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

  记者:中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柬埔寨经济特区在规划、建设、制度创新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有哪些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国际研究系主任、柬埔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尼克·占达利:说到柬埔寨特区建设经验,不得不提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硬条件和软实力并重发展,是西港特区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10多年来,西港特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领头羊”。西港特区为当地创造了近3万个就业岗位。特区发展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将发展成果惠及当地,使当地人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关于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19-2023)》在北京正式签署;2020年10月,中柬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在经贸、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机遇。柬、滇在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合作潜力无限,特别是在旅游行业培训、路线联合规划以及经济特区建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记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正式生效,跨国公司如何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便利条件,获得更多机会?

  德信(缅甸)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陈戍元:RCEP市场投资领域采用负面清单非禁即入的开放方式,如此一来,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合作舞台。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缅滇在RCEP框架下合作提供了平台、硬件和智力支持。未来,可以探索跨国公司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区域总部,统一管理RCEP区域内国家分支机构的商业模式。这样,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发展将形成新格局。缅滇企业能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支持下,拓展RCEP国际营销网络,建立更精细更完善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记者:作为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海外传播官,您多次实地到访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这里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泰国海外传播官陈慕筠:智能、便捷、开放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关键词。在这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群众和企业带来又好又快的办事体验。在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办事人员可以通过自助终端机打印营业执照以及各种票据,还可以自助办理身份证。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设置了“一业一证”办理窗口。办事人员只需准备一套资料,仅需填写一张申请表,就可以在一个窗口,完成原本需要到4个窗口办理的事项。这大大节约了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在综合服务中心,我还遇到了会说泰语的工作人员,很亲切。这些细节都说明综合服务中心把外商、外企放在心上。泰国有很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我会推荐他们来云南投资兴业。

  云南网记者 王欢 韩成圆 段建鑫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