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筇竹,又名罗汉竹,国家三级保护珍稀濒危竹种,仅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川滇两省金沙江两岸的狭长地带。昭通大关县享有“中国筇竹之乡”的美誉,现有筇竹资源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筇竹是大关县珍稀名特优势突出的生物资源,也是人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如何利用好这一稀有资源,一直是援滇干部思索的问题。
大关山下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欧阳贤芹诉记者,“在老一辈大关人印象中,这种结实的笻竹,祖祖辈辈大多用来烧火做饭取暖。但筇竹的竹笋、竹材、竹叶均可利用,经过加工就可成为一件件具有艺术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工艺产品,它们的价值可以增值上百倍,甚至上千倍。我们计划把这里打造成集加工展示销售一体园区,这样可以有效带动当地就业。”
在不久前,由欧阳贤芹公司生产的笻竹工艺品,通过闵行援滇干部牵线,来到了闵行,引起了市场关注。2019年,合作社生产的筇竹火机、筇竹毛笔、筇竹手杖等产品,在南博会上备受消费者喜爱和关注,更增添了欧贤芹夫妻俩把竹产业发展壮大,把竹材工艺品加工做精做强的信心。2020年,大关县启动了分三期建设的筇竹产业示范园规划,项目整体定位能级较高,规模较大,但对县里资金压力也非常大,广东中山当年度就投入1000万元参与一期建设。自2021年6月,上海闵行接力广东中山同大关县开展协作以来,上海又陆续投入5300万元支持项目完成建设,为成功引进竹笋龙头企业吉食道食品,建设筇竹文化传承及竹材创新利用示范园、竹材加工标准化厂房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在大关县沪滇协作笻竹产业园可以看到,厂房内部装修已经接近尾声,一楼的展示厅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初见雏形,二楼的加工生产车间已经完工。据欧阳贤芹介绍,新车间投入使用后,可带动当地200人就业,目前首批30名员工已完成相关技术培训,达到上岗要求。
经过20多年的培植,筇竹产业已发展成为大关县集生态保护、生态培育、生态加工、生态产品、生态扶贫于一体的有机绿色食品主导产业。随着龙头企业的进驻,产业链的延伸,产品开发的多样化,市场的扩大,销量的增长,大关县筇竹笋和筇竹竹材的价格也逐年递增。全县筇竹笋均价从去年的8元/公斤,涨到了今年的10元/公斤;间伐后的竹材由废料废材变身为生产原材料,采购均价达9元/根。筇竹特色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让大关人民真正从中受益。当地百姓又找到了一把打开财富的“金钥匙”。(实习记者 李思达)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