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量质双升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云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示范建设影响力持续加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5个州(市)、县(市、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二位。
今年11月,我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临沧市、昭通市绥江县被生态环境部授牌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被生态环境部授牌命名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探索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过程中,我省以创促建成效逐渐显现,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平均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
迪庆州通过以创促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7.63%,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9.7%,国控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为100%。临沧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节能减排降耗成效明显,202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量为0.35吨标煤/万元,单位GDP能耗下降9%。昭通市绥江县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生态家园,全县森林覆盖率71.99%,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100%。
在生态文明创建工作推进过程中,我省以创建促进整改,推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严格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对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各类专项督查中存在重大问题,且未按计划完成整改任务的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或生态破坏事件的,实施一票否决制,倒逼创建地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涉及中央及省级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问题事项的整改。
云南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出路在生态。围绕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以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为目标,我省积极探索符合云南实际和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
大姚县依托核桃产业,探索出了规模化种植、节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品牌化打造的“五化之路”,为我省生物资源利用提供了范本。华坪县作为曾经的重点产煤地区,闯出一条“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模式,实现了“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华丽转身。西畴县在与石漠化抗争中,探索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模式。景东县探索出以生态制度建立保护生态环境为根基,助推茶叶、核桃等传统农业以及野生菌菇等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案例和经验……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国家及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以创促建,在更高水平上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推进从“创建”到“示范”的转化,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记者 胡晓蓉)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